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7日
文化年夜饭“上桌”喽

1月23日,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西安路演。

三意社排演的秦腔《周仁》。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的眉户现代戏《梁秋燕》。

赏花灯、逛集市、购年货、品佳肴……新春佳节将至,西安街头巷尾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其中,“文化年货”也争相“上桌”,品味电影的光影魅力、感受戏曲的韵味悠长、体验“沉浸式文旅”带来的想象空间和满满的科技感,古城西安的文化大集多点开花,缤纷好戏为市民游客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艺的新春氛围。

A 开门红

——春节我们电影院见

春节档历来是爆款影片的“必争之地”,面对2025年春节档的强劲之势,西安各大影院使出浑身解数,或是张贴精美的电影海报、或是摆放有趣的电影周边产品、又或是把影院大厅布置得红红火火……西安各大影院纷纷拿出妙招绝活,以此来吸引观众。

1月23日,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西安路演,该片延续了前作的故事情节,宏大的战争场面与精良的特效制作依然是最大招牌。“2016年,我们的创作团队就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岐山周公庙深度观摩,从海量的历史文物中找寻创作灵感。”路演现场,影片导演乌尔善一句简短介绍,瞬间拉近了与西安观众的距离,也点燃了春节档的第一把火。

“今年春节档集结了多部高热度、高口碑影片续作,类型涵盖武侠、悬疑、神话、奇幻、动作、动画等,而且都拥有较为广泛的观众基础,可以说竞争激烈,电影市场有望迎来‘开门红’。”西安第一观影团团长陈博说。

除了《封神第二部》,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经典IP改编,徐克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主题,让武侠迷得以在大银幕上重温经典,感受侠义精神的魅力;《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了前作的幽默风格与深刻主题,小哪吒的全新冒险故事里还加入了更多奇幻元素;《唐探1900》是“唐探宇宙”的全新篇章,影片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推理解谜与幽默风格,同时加入了更多历史背景与时代风情;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将战场从陆地转至更加广袤神秘的深海,影片填补了核潜艇大战题材空白,也标志着国产军事动作大片进入下一赛程;至于《熊出没・重启未来》则是亲子观影的首选,影片以轻松愉快的剧情为孩子们带来无尽欢笑。

“电影《蛟龙行动》提前点映,打破了春节档影片不点映的常规,我认为是非常准确且专业的发行动作,观众会给予影片中肯评价,同时也加强了院线、影院对影片排片的信心。从影片的预售情况来看,目前电影《射雕英雄传》的预售票房最好,我们在排片上会相对倾斜。不过,《唐探1900》《哪吒之魔童闹海》等预售成绩也不错,等到新片正式公映后,我们会根据网上大数据和观众口碑及时进行排片调整。”源点大观影城总经理曹欢说,“从1月28日起,我们就进入到全天候的工作状态中,陪着观众在影院度过除夕夜,我相信这个春节档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

为了充分激发电影市场消费活力,更好满足广大观众观影需求,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电影局联合猫眼娱乐、淘票票两大平台主办的 “爱电影爱生活”陕西电影消费券发放活动正在火热举行。每日上午10时,消费者可通过猫眼APP(含微信小程序)及关联的美团、大众点评,或淘票票及关联的多元化平台,进入活动专属渠道,领取丰富多样的观影补贴。此次陕西电影消费券活动的推出,不仅对电影市场及文化消费领域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也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B 满堂彩

——过大年就要看大戏

新春将至,秦音绕梁。1月22日,“大秦正声·唱响高陵”在西安市高陵区昭慧广场开演,梅花奖得主张涛、窦凤琴、王新仓、惠敏莉、杨升娟,以及西演·青年团的年轻演员,用高亢激昂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为现场群众献上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秦腔盛宴,赢得“满堂彩”。“刚才张涛老师还走下舞台,教授了我们秦腔中的道白,今天真是不虚此行,既能看演出,还有名家指点秦腔技巧,特别棒。”戏迷陈辉说道。据悉,这场展演活动将持续至1月31日。

“过大年,看大戏”。作为充满着浓浓年味儿的春节习俗,西安市各大秦腔院团也都亮出了丰富的戏曲节目,让戏迷过足戏瘾。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5新春系列演出活动启动,2月1日至14日,该院二团为戏迷精心准备了秦腔传统剧《龙凤呈祥》《赵锦棠》《周仁回府》《忠保国》;秦腔古典剧《花烛恨》;眉户现代戏《梁秋燕》,以及《名家清唱晚会》,将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演出,让戏迷朋友感受纯正的秦腔味道。该院一团、三团、四团2月5日至11日将在杨凌、榆林、银川、固原四地分别演出秦腔经典传统剧目30场。

1月31日至2月5日,西演·西安三意社精心准备了6场承载秦人气质的秦腔盛宴,《龙凤呈祥》《周仁》《火焰驹》《铡美案》《玉堂春》《杨门女将》将在西安开元大剧院亮嗓开腔,一众名角,粉墨登场,好戏连台。

看大戏,庆团圆。西安易俗社重磅推出“易俗年·最西安春节演出季”,1月30日至2月3日,将在易俗大剧院上演5场经典秦腔本戏,其中既有《三滴血》《忠义侠》《火焰驹》等优秀保留剧目,也有梅花奖得主惠敏莉领衔的《白蛇传》《杨门女将》。

热闹的秦音,还将持续响彻易俗社文化街区。除了眼下已经在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开启的惠民演出外,1月30日到2月12日,西安易俗社还将带着20余场秦腔戏在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每天白天免费演出,与市民及外地游客共度春节,一同感受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西安年味。1月31日到2月5日,西演·青年团、西安歌舞剧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等将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和平广场共同开启“幸福林带幸福年”综艺演出活动,让秦腔与多样艺术种类同台互动,和市民共度春节。

除此之外,西安市豫剧团将带来《王佐断臂》《三哭殿》《大祭桩》《宇宙锋》《陈三两》《叶含嫣》6场精彩大戏;西安话剧院的《长安十二时辰》将带领观众重温大唐盛世里的长安记忆;西安儿童艺术剧院与荷苗艺术剧院将为小朋友演绎经典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灰姑娘》《三只小猪》。

C 新玩法

——沉浸式体验真棒

1月25日,新华读书阁《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排队打卡,该项目以电视剧《唐朝诡事录》系列为蓝本,将大唐盛世与VR技术完美融合,玩家可以和剧中主演一起探案解谜。市民刘梓桐说,“这是我第二次打卡这个剧场了。这个沉浸式体验很有趣,不仅剧情紧凑,人物塑造立体,而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线。上一次我跟随‘刘有求’意外解锁了舞蹈场景;这次我选择了‘苏无名’,没想到在破案情节上有了新收获,体验感真的很棒。”

爆款IP+实景演艺+VR科技+全感系统+沉浸体验,近年来,沉浸剧场以其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的方式,点燃游客的热情与期待,成为市民游客的新打卡地。春节期间,西安将有多个沉浸式项目,带市民“扎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梦幻天地。

赫赫秦俑,天下奇景。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秦兵马俑以全新的形式与姿态“再现”西安。在大唐不夜城《兵马俑奇妙夜》VR主题文创馆里,兵马俑借助数字世界“复活”重生,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同时通过AR互动扫描,游客还可以了解每个俑背后被挖掘出的故事。攀登帝陵、马车追击、横跨秦直道……解锁传统旅游的全新体验,《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让市民身临其境地探索,感受陵墓里的神秘氛围;沉浸式体验项目《长征·四渡赤水》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和逼真的环境渲染,让游客瞬间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秦潮觉醒》沉浸式探索体验以“华夏文化”为核心,包括文明古国、途远末世、科技蓝图、神秘探幽、异想世界五大风格迥异的空间,开启一场神秘刺激的秦陵冒险之旅;看秦琼与尉迟恭的精彩打斗,与唐太宗来一场促膝长谈,全沉浸式盛唐文化探索展《一梦入大唐》将“历史+技术+创新”完美融合,360°全沉浸式触摸大唐的璀璨风采……

“沉浸剧场作为一种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新型娱乐形式,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求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罗丞说。

这些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巧妙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一个剧场交相辉映,不仅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文化世界之中,展示了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更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了消费场景,激发了消费活力,让市民游客在品味传统年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西安这座城市的现代魅力与勃勃生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娇莉 实习生 樊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