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货车已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智慧物流的实践载体,但同时也存在行业规范不够健全,部分平台低价竞争、司机权益保障不足,运输中责任划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行业生态“内卷”问题。
此次发布的《规范》包括56条细则,明确了网约货运平台服务、网约货车驾驶员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等七个方面的行业治理机制和规范,对改善网约货运市场秩序,促进网约货运平台、网约驾驶员、货主三方协调合作以及助力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统筹保障各方利益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网约货车驾驶员代表,货车司机冯亮表示:“《规范》的实施,让网约货车司机在权益保障方面有规可依,当利益受损时,可以根据《规范》中的协商机制与平台、货主方进行协商。”
滴滴送货西北区域负责人彭鸿认为,《规范》的出台实施,对平台企业是约束更是机遇,通过合规化、技术化和服务升级,平台方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还将在行业整合中占据先机,成为智慧物流生态的核心参与者,为客户、货车司机及道路货物运输各方提供更多价值。
《规范》从前期调研到文本起草,先后收集了5万余辆网约货车的运营痛点,梳理出安全监管、服务评价、信用管理等核心议题,明确规定了平台、司机、货主等多方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力求实现各方权益最大化。
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会主席唐煜弢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网约货车服务地方标准,《规范》能为网约货车司机权益保障提供支持帮助,让大家工作起来更踏实、收入更有保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规范》也让平台运营“有规矩可循”,减少扯皮纠纷,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