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随着T5航站楼投用,市民对出行体验的改善充满期待。在参观了T5航站楼后,王先生表示:“新航站楼空间更大、设施更现代化,安检和登机效率显著提高,以后出行会更加方便。”
近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网络持续完善,国际通达能力显著增强。在2024年6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有关领导介绍,机场已累计开通108条国际航线,直达43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城市,国内航网通达性居全国前列,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空网络。国内航线也不断加密至热点城市的航班频次,新开佳木斯、齐齐哈尔、安阳等航点,恢复松原、秦皇岛等航线,基本覆盖全国百万量级以上的机场。
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博士指出,T5航站楼的建成投运,是西安延续交通枢纽传统地位的又一次飞跃。西安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上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建成后成为西部铁路枢纽,如今,T5航站楼的启用再次巩固了西安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王晓勇表示:“要真正成为国际性枢纽,机场的客运能力和吞吐量必须达到足够规模。T5航站楼不仅提升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能力,还打通了‘空铁地’多维交通网络,使航空、地铁、高铁、城际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
机场高速、市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为旅客换乘提供了极大便利。一位市民点赞道:“现在机场地铁直通T5航站楼,下了飞机就能直接坐地铁回市区,比以前方便多了。”
临空经济蓬勃发展
T5航站楼的投运,不仅提升了机场的客货运输能力,还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王晓勇表示,临空经济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集航空物流、航空制造、高端商务、科技创新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经济形态。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已吸引顺丰、圆通等物流企业以及航空制造等企业入驻。
T5航站楼配套建设了东、西货运库,机场货物处理能力大幅提升。预计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100万吨,这将进一步巩固西安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地位,吸引更多物流企业集聚,助力航空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从事外贸业务的李先生表示:“机场货运能力提升后,货物周转时间缩短了,对我们的生意帮助很大。”
随着T5航站楼的启用,更多企业看好陕西西安的发展前景,计划入驻临空经济示范区。这不仅将带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还会推动服务产业、会展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链,形成集航空运输、现代物流、高端制造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王晓勇表示,T5航站楼投运后,交通效率的提升将进一步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市民张先生表示:“机场越来越国际化,外籍游客和商务人士会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区域开放激发新活力
王晓勇说,要缩小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交通便利是关键因素。T5航站楼的投运有助于破解长期困扰内陆城市发展的交通瓶颈,进一步缩小与沿海城市在对外开放条件上的差距。
作为西北龙头城市,西安借助航空枢纽优势,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在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他表示:“过去沿海城市凭借港口占据开放优势,内陆城市相对滞后。如今,陕西西安借助T5这一‘空港门户’,突破了地理限制,向国内外输送更多产品和资源,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王晓勇认为,交通通达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陕西人观念更加开放、包容,城市的对外交流合作也会更频繁,西安的国际影响力也将持续增强。
发展迎来新机遇
站在新起点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致力于构建四通八达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做大做强客货运输主业,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机场口岸通关能力和枢纽能级,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全力打造城市闪亮新名片、区域发展新引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空港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航空物流产业进一步得到拓展外,以飞机起落架维修为代表的航空维修制造业,以模拟飞行训练为代表的航空服务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此外,对临空依赖较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将加速集聚,地铁、高速、航空这三项交通要素的叠加,让陕西西安的“口岸”优势更加凸显,大大刺激会展经济和文旅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机场24小时运营的特点,这些产业将与未来的空港CBD形成西安真正的“不夜城”品牌。
本报记者 朱娜娜 实习生 辛米子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