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关注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6日
盘活知识产权资产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陕西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本报讯(记者 朱娜娜)记者2月25日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陕西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推出12条措施,通过风险共担、激励引导、服务优化等组合拳,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困局,帮助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融合发展。

《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力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陕西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降低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陕西省设立了“秦知贷”风险补偿金。对于合作银行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如果发生不良贷款,政府将根据规定给予最高50%或最高600万元的风险补偿。这一机制有效减少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负担,激励银行积极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根据银行质押贷款的规模和增速,对达到一定标准的银行进行奖补。具体包括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不等的奖补资金,用于金融产品研发和推广。同时,对各市(区)完成年度质押融资指标并取得较快增长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提供资金奖补,激励地方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陕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专项担保计划,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为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提供低于1%的担保费率,同时省财政将给予不高于0.5%的保费补贴。此外,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将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额上限至3000万元,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各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省级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增长。同时,组织开展“入园惠企”等活动,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对接合作,促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落地。

为保障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需求,陕西省将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更多知识产权相关保险产品,特别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逾期保证保险等,为银企合作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

鼓励企业发行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ABS)或资产支持票据(ABN)融资,并为融资企业和牵头单位提供补助,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

为确保知识产权融资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陕西省将推广专利评估国家标准,支持金融机构使用智能化评估工具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提升资产评估行业的整体水平。

探索新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模式,支持专业平台和机构承接专利、商标等质权的处置业务,并对成功处置的单位提供资金后补助,进一步解决质押贷款中的质物处置难题。

优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推动质押登记无纸化办理,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和银行的办事成本,进一步便利融资业务。

支持开展混合质押贷款业务,将知识产权质押与其他实物资产结合,提升融资额度,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质押项目的监管,支持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专利和商标,金融机构也将创新金融产品,增强市场信心。

组织举办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对接活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编制服务手册,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金融的认知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