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从传统商超到体验空间
——看西安老牌商场的转型之路

开元商城观景平台吸引市民前来打卡。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民生百货解放路店门口贴着改造通知。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2月26日10:00,民生百货解放路店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驾驶机械砸向斑驳的墙体。这座商业地标此刻正在经历它的又一次蜕变。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原本贯通四层的中庭已被施工围挡遮蔽。轰鸣声中,几位市民正在驻足观望。“以前每到过年都要来这里给女儿买新衣服。”65岁的张建国摩挲着商场门口的铜牛回忆道。

升级改造后将重塑消费场景

20世纪90年代,在民生门口骑铜牛拍照是不少西安孩子的“必修课”,商场二楼的儿童乐园、四楼的旋转餐厅,也构成了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门口贴着的改造通知上写着:商场将进行焕新升级,1F—3F调整改造,4F—8F正常办公,请走6号办公大堂、东二路南门、东三路北门。

公开信息显示,民生百货解放路店此次将升级为民生·JF103,项目打造市内首家24小时“双首层街区MALL”模式。记者拨打民生百货招商电话,一位姓杨的女士透露,计划开业时间为2025年7月。

此次改造定位“未来潮流生活中心”,招商围绕年轻生活方式、集合店、精品零售等业态,用年轻化语言回应时代的选择。将打造“24小时外化内街”,突破传统百货“封闭式盒子”结构,通过外化街区与内部商业联动,重塑消费场景。同时,与周边的民乐园步行街、万达广场形成协同,激活解放路商圈客流。

随后,记者又来到3公里外的民生百货骡马市店。

工作日下午3时,商场1-2层的灯几乎全部熄灭,只有一位保安坐在门口。

门口一块竖着的牌子上显示,6层有电影院、运动空间、游戏馆、密室逃脱等业态,5楼则是潮玩街区,4楼分布有台球厅和KTV,3楼有酒馆。不过,下面还有“以上商户可至对面乘坐18、19号直梯直达”的字样。

根据“供销大集”官微披露,民生百货骡马市店将通过潮流二次元+西安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已签约项目魔幻二次元、景云坊等,携手打造西北地区年轻人追捧的现象级IP主题城市综合体。

而曾与民生齐名的世纪金花钟楼店,如今则成了“大唐文创市集”,记者在现场看到,只有1楼大厅摆放着来自全国的旅游商品。“这是去年9月开的,和以前的世纪金花没关系。”一位导购说。

传统商场转型路在何方

民生百货自1959年开业至今,已陪伴一代又一代西安人走过66个年头,其曾是全国十大百货商店之一,同时也是西安地标式商业建筑。

“早年能去民生百货购物,是件相当有面儿的事。那时候民生柜台就是品质保证。”市民汪晨晨回忆,“妈妈在那儿买过一件上海的羊毛衫,标价牌上的数字几乎是她半个月工资。”

“你拍一,我拍一,民生大楼有电梯……”“85后”的尹若琳则背起了顺口溜,“我到现在都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真可谓是耳熟能详。”

民生百货解放路店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西安“城墙商圈”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很多西安人都习惯把去城墙里的地方叫做“进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尽管城墙内的区域仍然是西安的地理中心,但它早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中心。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西部大道的西安荟聚。孩子们的笑声与机器人导购的电子音交织成奇异的背景音。负一楼餐饮区的过道里,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与拎着宜家蓝色购物袋的情侣摩肩接踵,网红奶茶店点餐的队伍蜿蜒成“S”形……

同样在城南,距离西安荟聚近8公里的西安万象城,靠着一棵“生命之树”,开业当天实现了近40万客流,带动了近200家区域及城市首店、旗舰店铺的火爆开业。人流从地铁站开始聚集,成为西安商业“新地标”。

与民生百货骡马市店隔街相望的开元商城,展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

在其8层的观景平台上,来自成都的游客韩燕玲正在拍照:“我在网上刷到了,专门过来打卡。没想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钟楼的美景,还有这么多互动装置,比起传统的商场,这里更像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目前,商场把5到8层的楼顶天台打造成天台灵感花园、空中艺术空间,向社会免费开放,一层层天台成了时尚浪漫打卡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走进商场,登上天台,打卡许愿拍照,俯瞰钟鼓楼。

消费升级 看老牌商场如何破局

去年12月,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升级新活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其中明确,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积极培育和打造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社区消费等6大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

《行动方案》特别提到,培育引进和改造提升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旗舰店、商业综合体和中高端商超。

“在过去,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如今,消费逐渐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跟团游,而是更倾向于自由行、定制游等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样的消费结构变化背景下,老牌商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抓住《行动方案》这一政策机遇。”

以购物消费场景为例,可结合自身特色,融入文化艺术元素,打造集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购物空间。在餐饮消费场景打造上,老牌商场可引入更多特色餐饮品牌,打造美食街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张燕建议:“像一些网红餐厅、地方特色小吃集合店等,能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她还特别提到了“首店经济”,“首店作为品牌在某区域的首次亮相,自带话题与流量,能迅速提升商场知名度与影响力。”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