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盘龙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车间。

牛背梁度假山庄外景。

柞水县终南山寨景区。

灾后建设焕然一新的柞水县杏坪镇鹰嘴石移民安置点。

柞水金耳三产融合产业园区生产加工车间。

位于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棉兮簌民宿。
2024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柞水县干部群众一起努力、一起苦干、一起攻坚,收获满满——“柞水木耳”商标在欧盟成功注册,“耳农劳务品牌”被评为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柞水黑木耳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认定为“气候好产品”;荣获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金米村荣获全市唯一省级“五美庭院”示范村;盘龙药业建成商洛市首家省级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国家首次省际联盟集采名单;高质量完成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任务,通过农业农村部现场评估,获得省上通报表扬;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牛背梁云海、雾凇上榜“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柞水县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县;举办全省跟着民宿游陕西暨乡村旅游产业群现场推进会,阳坡院子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灾后恢复建设工作被住建部、应急管理部报道,得到了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综合核查组的好评;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农村电商领跑”县。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牛背梁度假山庄项目坚持原生态保护、原始性开发、原特色利用,将当代美学与秦岭山水完美融合,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民宿居住的共鸣感、归宿感和体验感。
“项目于2024年3月动工建设,总投资10.8亿元,打造了千张床位的酒店民宿集群,建成了千顶帐篷的露营基地和房车营地,启动了1000公顷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营。”牛背梁度假山庄项目负责人赵勇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旅居游客15万人次,综合收入1.4亿元,可解决千余人就业创业,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旅游碗、吃上生态饭”。
过去一年,柞水县坚持以项目建设强支撑、增后劲,4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01.9%,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增长115.2%、100%,牛背梁度假山庄、秦岭花间境盘活蝶变,盘龙中药配方颗粒、金耳三产融合等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年度重点项目观摩排名进入全市前三,柞水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通过初步评审,盘龙药业、宝华矿业入选全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柞水木耳”注册欧盟商标,柞水黑木耳荣获国家“气候好产品”称号,阳坡院子松云山舍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灾后建设持续加快
“前两天刚发了取暖补贴,今天又给送被褥,我这心里暖洋洋的,生活有盼头了。”家住柞水县曹坪镇东沟村的五保户舒富明高兴地说。
2024年入冬前,柞水县组织各镇(街道)干群力量逐户逐人重点排查倒房户、受灾户、残疾人、低保户和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的防寒物资需求情况,了解困难群众身体和御寒状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发放电暖器、棉被、棉衣、毛毯、保暖内衣、棉鞋等实用、个性化的防寒组合套装,帮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肩有担当才能直面挑战。
过去一年,面对“7·19”暴雨洪灾,柞水全县上下精诚团结、众志成城、苦干实干,丹宁高速水阳段桥梁垮塌应急救援、保障善后、配合调查等工作高效完成。G211、S519等多条主干道快速修复,26处集中供水工程建成投用,505座木耳大棚、1088亩轻度受损农田恢复到位,213户C级危改完工入住,275户D级危改重建和移民安置加紧推进,住房政策叠加,最大限度惠泽于民。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12月31日,柞水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干部接到乾佑街道马房子村一组群众陈新强报告:在其对面河中发现一只疑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该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干部迅速赶往现场拍摄照片,联系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照片发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经省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确认,该鸟为一只成年朱鹮,且为野生朱鹮。这只朱鹮为商洛市首次发现,体现了柞水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效。
过去一年,柞水县牢记“国之大者”,大力整治秦岭“五乱”问题,全域推进矿产资源、河道采砂等6个专项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100%,空气优良天数和综合指数全市第一,营盘镇获评全省林长制镇示范点,牛背梁云海、雾凇景观入选“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柞水县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县”。
幸福生活持续添彩
“以前,菜巷子里面环境脏乱差。通过整治改造,现在环境变美了,通行买菜也方便多了。”柞水县凤凰镇凤镇街社区居民雷鸣感慨说。
凤镇街社区菜巷子商户及零散商贩商品摆放凌乱,商贸市场周边秩序混乱、交通堵塞,群众意见较大。镇纪委了解后,将其纳入2024年镇纪委督导为民办实事清单。通过督导推动,菜巷子升级改造启动实施,按照“统一摊位边界、统一摊位样式、统一摊位管理”模式,为流动摊贩设立固定摊位60余处,为各类商贩新建货架柜台50余个,搭建防晒遮阳雨棚600平方米,昔日“脏乱差”蜕变成今日“洁净美”。
情有所系才能利为民谋。
过去一年,柞水县推动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促进一件件民生实事见效。城区四小、县互联网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10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万人,营盘镇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柞水耳农”劳务品牌获评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巩固成果中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工作得到国家综合考核组充分肯定。县城雨污分流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提升品位,三道井森林公园全面升级,杏坪、凤凰、营盘镇区焕然一新,中台村等1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各美其美,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柞水县观摩,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走进朱家湾村,“雪亮工程”守护千家万户。今年,抓好“迎接高铁开通、培育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争取西部食用菌交易交流中心纳入北京新发地全国分市场、推进曹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五件大事,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党建质量持续提升
“我们小区党员在走访时发现有好多书画爱好者,就成立了小区书画艺术社,建起了图画室,还定期开展农民书画展。”柞水县小岭镇黄金移民小区党支部书记刘昌晟介绍。
去年年底,柞水县举办2024年度党建项目一线学习交流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测评排序、点评互鉴”的方式,分两组对全县各镇(街道)和行业党(工)委党建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现场“晒”成绩、“亮”经验、“展”风采,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党建项目亮点纷呈,发人深省。大家干事精气神更足了,抓党建的思路更清晰、措施更精准了。”柞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晓宁说。
过去一年,柞水县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举办党建项目一线学习交流,“柞水党建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乡村CEO培训实现全覆盖,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获得中组部调研组肯定,牛背梁、金米村纳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用心办好群众可感可及具体实事,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立案213件216人,党纪政务处分209人,留置干部2人,全县政治生态向上向好。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稳增长的政策落细落实,把促发展的措施抓牢抓好,下最大功夫,见最好成效。”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说,柞水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的核心动能,全链条抓好项目谋划、盘活、建设等工作,用高质量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大产业”实施“五大工程”,持续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聚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始终把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以铁的手腕治理环境问题,以系统施治推动生态修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双向赋能,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共同繁荣;始终秉承改革思维、开放理念,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2025年,打好全县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外贸拓展、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稳就业促增收、问题整改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八场硬仗”。柞水县将接续奋斗、苦干实干,以最足干劲提升发展质效!
张莹雪 闫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