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1日
“退休”的手机去哪了

随着智能手机更新迭代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妥善处置“退休”的旧手机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25年度以旧换新政策首次将手机产品列入补贴对象,使得废旧手机处理议题持续升温。2月28日,针对该现象,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人便捷回收 有人犹豫不决

当天上午,在西安荟聚的一家二手平台线下店,记者遇到了前来处理旧手机的市民廖小平。

他手中的华为手机购于2021年,内存为8G + 128G。“想给老人换个新手机,我就想着把这个旧手机处理了。”廖小平说道。

门店工作人员迅速对手机展开检测。“屏幕有点老化,得把手机膜撕下来。你瞧,用手电一照,有轻微划痕。”

经过系统检测,这部手机最终估价195元,并当场转账到廖小平的微信账户。整个过程5分钟。

廖小平对这一处理方式较为满意,“挺方便的,不用自己再费心思去寻找买家,而且价格也还算合理,能直接抵扣一部分新手机的费用。”

同样选择将“退休”手机回收的还有“90后”任飞。当天中午,他带着旧手机来到门店,“现在有以旧换新政策,买手机比较划算,就想把它卖了。”任飞表示,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旧手机闲置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买新机的经济压力。

然而,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如此顺利地处理自己的“退休”手机。

市民马和平有一部旧的苹果手机,手机外观较为完好,但因电池老化严重,续航能力极差。他曾尝试通过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出售这部手机,“我挂在平台上好久了,虽然有人咨询,但给出的价格低得离谱。这手机虽然电池不行了,但其他功能都正常,直接扔掉又觉得可惜。”

“00后”汪晨也有处理旧手机的打算,但她一直犹豫不决。“我特别担心把手机卖出去后,个人隐私会泄露。现在生活离不开手机,很多重要信息都在里面,要是被不法分子获取,那后果不堪设想。”

废旧手机市场潜力巨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根据行业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中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60亿部,二手手机潜藏价值超6000亿元。

“标准化回收正在改变传统模式。”回收平台“转转”西安运营主管吴卓透露,仅今年春节假期,平台手机数码回收订单同比激增40%。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平台提供了上门回收、门店回收和邮寄回收等多种方式。

“回收后的旧手机需经过严格的质检流程,包括外观检查、屏幕外观检查、功能质检、硬件质检等,共367道工序,确保全面检测每一处细节。”吴卓介绍。

针对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隐私问题,吴卓表示,平台会对回收后的电子设备进行恢复出厂设置,并使用自主研发的深度清除软件多次清除用户数据,最大程度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目前,二手电子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手机型号、保养状况、产品瑕疵等手机自身内在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市场行情波动,如新机发布或价格调整等市场因素,都是定价的重要参考。”吴卓透露。

对于满足二次销售的手机,平台会出具质检报告,对产品进行拍照、消毒、再次清洁和屏幕保护后塑封,然后上架二手平台APP进行二次售卖。

而那些无法二次销售或拆解利用的旧手机,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回收选项,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统一回收后,委托有处理废物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处理,实现资源的环保再利用。

陕西3C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消费热潮

根据2025年陕西省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按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个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产品补贴不超过500元。

在吴卓看来,此举能够有效刺激手机等3C数码产品在消费端的更新换代,短期会直接带来回收单量的增长,同时带动二手平台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的流通流转,也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长期利好二手产品的消费者。

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19日,全省3C数码产品购新49.75万部,补贴资金1.84亿元,带动消费14.75亿元。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