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如今,随着老年人使用手机频率越来越高,老花眼叠加高度近视眼的情况也在增多。医生表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度数增加的直接原因。
前不久,山东菏泽一位70多岁的老人频繁刷手机,双眼测出2300度近视的消息上了热搜。无独有偶,西安一位67岁的老人发现眼睛经常酸胀流泪,有时候看东西还会出现间断性模糊的情况,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近距离用眼导致视疲劳。随后,老人根据医生的嘱咐回家放下了手机,并对眼睛进行热敷,一周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记者了解到,老年人刷手机上瘾,特别是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年轻人表示,有时候回家看望父母,发现他们不是看直播就是刷短视频,一天下来几乎放不下手机。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甚至将手机设置成学生模式。有些老年人过度沉迷手机,引发眼睛疾病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从我们日常接诊情况来看,最近几年因为看手机时间长出现眼部不舒服的老年患者在逐年增加。”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傅钢介绍,这些老年人许多都有近视眼和老花眼并存的情况,一般人会在45岁以上逐渐出现老花眼的情况,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很多人觉得近视眼会和老花眼互相抵消,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老花眼的老人长时间高强度用眼,很容易诱发青光眼、干眼症等。
傅钢提醒,大家在使用手机时,要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看手机屏幕,刷一会儿短视频后,要停下来远眺或者外出放松。老年人使用手机时,特别要记得佩戴老花镜,不要为了省事将屏幕调得很亮、字号调得很大。同时,尽量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看手机。
记者采访了几位经常看短视频的老人,他们当中不少人喜欢通过短视频学收纳、修理、种花等方面的生活小窍门。老年人对手机的沉迷,除了子女陪伴少带来的孤独,也有他们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表示,如今年轻人工作忙回家少,在老年人玩手机“防沉迷”方面,除了多一些陪伴外,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例如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交流书法、绘画、音乐等,特别是能找到一些“兴趣搭子”,让他们在手机之外,也能够获得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生活体验。
本报记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