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刘长猛:
攻克航天难题 践行雷锋精神

日前,我省60 名同志被命名为 “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长猛在列。

刘长猛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的一员,长期投身于我国重大型号及宇航运载领域固体发动机的设计与预先研究工作,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与无私奉献精神,成为航天领域的优秀代表。

吊耳是飞机下侧用于悬挂产品的装置。在某型号吊耳挂飞研制期间,刘长猛带领团队一边协调,一边依据指标要求开展试验。吊耳挂载试验时间长、次数多,每次挂载完成后,都要检测吊耳的应力等技术指标,这十分考验耐心。刘长猛和团队成员常常在试验台旁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经过不断试验,指标最终达到总体要求,发动机的载荷集中问题得以解决,填补了航天领域大型发动机吊挂技术的空白。

作为团队核心,刘长猛长期与团队成员奋战在科研一线,办公室、试验场、生产线等地,都有他带领研制团队攻克难题的身影。

前几年,前所未有的低温及温度场的非均匀分布给项目研制带来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刘长猛组织团队反复探讨,确定了一套 “真假” 仿真方案。

该方案需在假药发动机内埋温度测点,厂里工人此前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经验,刘长猛亲自动手,不顾化学物质刺鼻气味,一点点按设计角度给假药打孔、内埋温度测试装置。

测量飞行试验后发动机壳体表面温度时,新问题出现了。因飞行后发动机壳体表面温度快速上升,必须第一时间测量,可发动机壳体表面测量点多、状态复杂,难以做到第一时间测量。

经多次探讨,刘长猛及团队成员想到用红外测温仪,通过红外线扫描反馈,实现了温度快速测量,还原飞行时发动机实际壳体温度。

在同事眼中,面对新的研制任务,刘长猛总是以身作则,组织先锋团队制定严谨翔实的工作计划。团队成员遇到难题,他帮忙一起研究解决,用经验和技能为大家排除障碍。

即便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成员也没有敷衍或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如此,研究所同事提到刘长猛带领的团队,总会称赞 “尽职敬业,主观能动性强”。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刘长猛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常开展学术交流汇报、进行航天精神宣讲,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他良好的 “传帮带” 工作作风,让许多年轻人受益,助力更多航天人成长。

面对此次获得的 “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 荣誉,刘长猛态度谦逊。他表示:“无论获得什么荣誉,我还是我,一个平凡人。”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