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张新科手捧鲜花,走上三秦楷模发布厅。
今年初,张新科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优秀代表,获得陕西省第九批“三秦楷模”称号。
“我愿踵武前贤,求真创新,努力宣传《史记》,研究《史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张新科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告白。择一事,终一生,张新科从教38年来,用心用情讲好每一堂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品格,研究《史记》40余年,以报国情怀守护中华文脉。
结缘《史记》 勤学笃行
提起司马迁和《史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提起张新科,在《史记》研究界几乎无人不知。“张新科主持完成的诸多著作,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等,建立了目前最为完备翔实的《史记》研究资料库,填补了《史记》研究的空白,让《史记》研究的重心又回到了中国。”这是学界对张新科在《史记》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的评价。
张新科与《史记》结缘始于他上大学时期。1986年,张新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不久,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专著《史记研究史略》,一跃成为了全国《史记》学界最年轻的学者。
从研究生时起,张新科就跟着老师为成立司马迁研究会多方奔走。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一部560余万字的巨著——《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出版,这是陕西三代学人的成果,开创了《史记》研究的新时代。
为学为事 立志立行
张新科虽然在《史记》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成就,但他并不希望学生将研究目光局限于此,只要是有新意、有价值的选题,他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正是这种宽厚包容的师风,使张新科的学生除了研究“史记学”,还广涉诗歌、辞赋、小说等领域,形成了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态势。
2013年至2021年,张新科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积极谋划、攻坚克难,牵头申报各类项目、基地,创办《长安学术》刊物,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负责人,张新科带领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22年,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5年来,团队获批国家和教育部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9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30多个奖项。
“树顶天之信念,做立地之实事”,这是张新科近四十年来潜心做大学问、立志做“大先生”的生动写照,更是支撑他用一生读《史记》、讲《史记》、研究《史记》的理想信念。
本报记者 吕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