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西安一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本报讯(记者 姬娜)3月20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西安某高校学生甘同学经过近5个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顺利捐献3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陌生人在远方为我带来生的希望”

“您好!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名字,甚至与您未曾谋面,但您的善举,却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在那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每一次想到有您这样一位无私的陌生人在远方为我带来生的希望,我都充满了勇气。是您的善举,让我重燃对生活的热爱,让我能再次陪伴在家人身边,感受平凡日子里的温暖。我会带着这份生命的馈赠,努力生活,将您传递的爱与善意延续下去。”

这是一封来自重获新生的受助患者的手写信件。

3月20日,小甘在医院顺利完成捐献,为信件主人的康复之路注入了希望。

这份大爱义举让他成为全国第19626位、陕西省第306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西安市红十字会独立完成造血干细胞全流程捐献服务保障的第二例志愿者。

捐献完成后,小甘表示自己的身体一切正常:“能够帮助他人延续生命,我深感荣幸。希望患者早日康复,迎接美好未来。”

“是患者的救命恩人,更是城市文明的标杆”

这场救援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23年,初入大学校园的小甘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便报名加入,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1月,寒假兼职送外卖的小甘接到西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您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HLA分型与一位患者初筛相符,他说:“若符合条件,捐!”因为他深知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极低,自己可能是患者的唯一希望。

今年2月,小甘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和体检。在采集移植计划确定后,西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小甘的学校为他办理请假手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小甘前往医院注射动员剂,进行为期4天的干细胞动员准备,提高外周血的干细胞数量。

3月20日,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小甘的老师和同学等人前往医院看望小甘。在简短而庄重的慰问仪式上,西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建民为小甘颁发荣誉证书和应急救护培训终身参与卡:“您不仅是患者的救命恩人,更是城市文明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