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当数字浪潮奔涌而至,城市的脉搏正跳动着创新的韵律。在医疗健康的方寸屏幕间、在智慧交通的光影交错中、在工业制造的精密算法里、在政务服务的指尖触碰处——数字消费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重塑着我们与城市对话的方式。今日起本报推出《数字消费寻“新”记》系列报道,聚焦数字消费在医疗健康、智慧交通、工业制造、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新场景。
在兵马俑收费站,司机赵涛按下车窗键。“通行费10元,请将通行卡投入托盘,请出示付款码。”伴随着语音播报,一个托盘精准伸到窗边;300 公里外的晋中国道上,无人机正以 6 倍于人工的效率巡航,自动生成病害工单,这是陕西自主研发的“空地一体化智慧巡检系统” 首次走出陕西…… 这些场景,正悄然改写着陕西交通的 “数字基因”。
空中巡检 给道路装上 “千里眼”
2025 年 3 月,陕西交控自主研发的 “空地一体化智慧巡检系统” 首次走出陕西,在山西省晋中市国道 108 线展开试点。这套系统通过无人机机场全自动巡航,配合人工巡检,将异常事件识别效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 6 倍。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模拟路面突发事故发生时,最近的无人机 3 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回传 360 度影像并启动应急广播,处置时效缩短 75%。项目负责人透露,团队正构建 7 大类 32 项指标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库,未来将向全国输出 “陕西智慧”。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该系统已在陕西 G85 银昆高速宝鸡段完成春运首秀。春节期间,380 余架次无人机累计飞行超 110 小时,巡查里程达 5700 公里,成功处置应急车道违停等事件 10 余次。这种 “人机协同” 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工巡检风险,更通过 AI 算法实现病害精准识别,单架无人机月度巡查里程可达 3000 公里,覆盖 11 类道路问题。
智慧收费站 从“人工岗”到“无人舱”
在西安兵马俑收费站,“无人值守云舱”正在刷新人们对收费站的认知。3月24日,货车司机刘涛遇到称重异常,他按下收费口的求助按钮,云端客服立即远程指导,30 秒内完成问题处置。
“兵马俑收费站有陕西首个 ‘无人值守 + 双层智慧云舱’系统,上线半年来,效果很不错。”陕西交控兵马俑收费站站长刘玮说,这座缩小版 “站办大楼” 通过云控系统,可让一名工作人员同时管控多个车道。当司机遇到缴费难题,按下求助键后,云舱内的远程客服立即介入,通过视频语音指导完成交易。
数据显示,这种模式使人员需求缩减 60%,通行效率提升 40%。而自助发卡机器人更集成了语音交互和激光感应技术,能精准识别车辆高度和车窗位置,递卡准确率达 99.8%。
西安至兴平高速是连接西安绕城高速与连霍高速的关键通道,承担着西安与咸阳市区之间的车辆往来运输任务,同时也是西安北部车辆向西过境咸阳的重要通道,计划2025年12月建成通车。
随着西安、咸阳、宝鸡三地间交通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全面提升收费站通行效率、减少拥堵状况、打造智慧化高速公路已成为司乘人员的迫切需求。3月12日,陕西交控西兴管理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全力推动西兴高速的智慧化建设。
陕西交控西兴改扩建管理处工程科工作人员屈秦豫介绍,西安至兴平高速 “匝道预交易系统” 让 ETC 车道交易时间从 288 毫秒骤降至 16 毫秒,通行效率提升 30%。司乘人员还可通过云支付平台提前缴费,实现 “无感通行”。这些创新的背后,是陕西交控对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通过三维建模和高精地图,管理者可在 “一张图” 上实时感知交通流,动态调整车道分流策略。
空地联运 构建低空物流新生态
3月23日,记者从陕西交控集团了解到,针对西北地区末端物流短板,陕西交控联合地方政府试点 “三段式无人机 + 高速后备箱” 联运模式。在 “A 地快递驿站—收费站—B 地快递驿站” 链条中,无人机负责支线运输,高速路网提供干线支撑,最终将货物运输链延伸至县域。目前,全省已规划近 100 处服务区、50 处停车区及 360 余个收费站作为起降点,所有站点均配备太阳能设备,形成清洁能源闭环系统。
在施工管理领域,低空协同数智化平台通过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相机和激光扫描设备,构建分米级 3D 实景模型,实现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全流程监控。该平台已申报省级低空应用试点,未来将推广至更多基建场景。
数字基因 从交通到城市的蝶变
依托 “一核三极七廊 + N” 的基础设施规划,该集团正将高速公路网向上延展为 “空中高速路网”,通过整合电力、通信、监控等既有资源,使前期投资成本降低 50%。而低空空域管控平台的建成,更实现了飞行计划 “一站式” 申报、航线智能规划等功能,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奠定基础。
如今, 有关交通 “智慧触角” 已延伸至城市管理各领域。在西安经开区,无人机与探地雷达结合,实现桥梁、道路病害的 “透视” 监测;在西商高速,智能传感系统实时采集路面温度、水位数据,为防汛除雪提供科学依据。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交通管理效能,更催生了 “服务区 + 康养”“高速公路光伏发电” 等新业态,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