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莉辅导学生功课。
“老师,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在六年级毕业联欢会上,当一个高过刘红莉半头的男孩扑进她怀里,哽咽着喊出这句话时,教室里掌声雷动。这个曾让全校老师“头疼”的“刺头”,在毕业时用一篇作文《我有两个母亲》道尽了对班主任的依恋:“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教我成长的刘老师。”
从教31年,西安市莲湖区龙首村小学教师刘红莉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德育先进个人、西安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西安市教学能手、西安市优秀班主任,区级教学能手、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区级最美教师、区级先进教师、区级教书育人模范。
她始终坚信:“爱是教育唯一的答案。”
守护“迟开的花”
2010年,刘红莉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问题班”,学生中小宇(化名)最令人揪心。家庭的变故,使这个无法控制情绪的孩子常将教室搅得天翻地覆。当家长含泪说出“让他混到毕业”时,刘红莉紧紧握住孩子母亲的手:“只要我在,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五年间,她将办公室变成“第二课堂”:小宇撕碎作业本,她蹲下身一片片拼贴;小宇突然冲出教室,她追到操场轻声安抚。转机出现在五年级某日,当小宇背出《杨氏之子》时,刘红莉一把抱住他,师生两人在办公室里喜极而泣。
用温暖破解难题
2021年交流任教期间,刘红莉遭遇职业生涯最大挑战。对“领头”捣乱的学生闵同学,她的方法是从在某天中午悄悄为午睡的他盖上外套开始破解难题。“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刘红莉让闵同学体验责任,用“成长日记”记录闪光点,更陪他打篮球、聊梦想。当闵同学以篮球特长生考入重点中学时,他抱着刘红莉说:“您没把我当坏孩子,我就不能让您失望。”
让教育点燃自律之光
翻开刘红莉的班级量化表:预习加2分、原创诗歌加30分、担任“小老师”加50分……这套始于2004年的管理体系,让课堂变成了竞技场。
“四年级学写诗时,孩子们一天交来60多首诗!”刘红莉展示着学生作品,泛黄的笔记本上,《春天的邮差》《会跳舞的数学公式》等童诗跃然纸上。她的学生曾自制教具、编写教案为全校教师讲授《金色的鱼钩》,赢得满堂喝彩。
在色彩中延续理想
2023年,刘红莉转岗美术教学。她用亲手绘制的《植物写生图》激发孩子们的美术创作热情,并将语文功底融入美术课,带学生为古诗配画。翻开她的备课本,上百张手绘示范画作记录着自己的转型之路:“既然转岗美术教学了,就用色彩继续守护孩子们的童心。”
“莫道耕耘苦,静待花开迟。但以心头血,润得桃李知。”刘红莉常常用这句话鞭策自己。这位49岁的教师诠释着:教育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用微光点亮星河。
本报记者 王佳 陈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