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锤子、轮椅等工具使用频率低,但偶尔急需,单独购置又显得不划算。如何让这些闲置物品“动”起来,既减少浪费,又能满足居民临时需求?
今年以来,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尚平社区创新启动“工具共享角”行动,倡导居民将家中闲置的工具集中共享,借用时只需简单登记,形成“居民互助、物尽其用”的良性循环。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共享角,由网格员统一管理,并制定了借用登记制度,确保工具流转有序、透明。
据社区网格员杜秦介绍,自“工具共享角”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响应,“共享角”内的工具种类日益丰富,从日常五金工具到轮椅、拐杖等特殊用品,逐渐成为社区里的“百宝箱”。
几天前,杜秦接到一个电话,家住西七路230号院的史新娟联系社区,表示愿意捐赠家中闲置的两台轮椅,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邻居。“这两台轮椅放着也是闲置,不如捐出来让有需要的居民使用!”史新娟表示,之前因家人康复需要购置轮椅,但康复后便很少使用,与其让它们闲置,不如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
“上次家里水管突然漏水,正愁没有扳手,多亏了社区的‘共享角’,解了燃眉之急!”居民王先生感慨道。正是这种“你捐我用、互帮互助”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拉近了邻里关系。
“以前大家可能只是楼上楼下的邻居,现在通过共享工具,彼此多了交流的机会。”杜秦表示,尚平社区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接下来,社区计划进一步拓展共享品类,根据居民需求增加儿童玩具、书籍、家用维修工具等,让“共享”理念覆盖更多生活场景。
本报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