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参加2025年“三秦好新闻”培训会的通讯员陆续报到。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本报讯(记者 石喻涵)4月8日,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余名通讯员齐聚宝鸡高新区,参加于9日正式启幕的“三秦好新闻”培训会。作为三秦都市报社持续开展11年的品牌项目,本届培训聚焦“数字化转型”核心议题,首次设置“AI技术赋能新闻生产全链条”专题课程,吸引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检法司系统的宣传骨干踊跃参与。
报到现场,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佳铭表示:“作为民生服务类企业,我们特别关注媒介素养与公文写作。特别是AI技术的应用课程,将帮助我们探索智能化服务新路径。”
旬阳法院法官助理黄若含表示:“日常工作中,很多法律案件的普法宣传亟需创新形式,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课,将AI技术应用其中,有效提升案例传播效果。”凤翔区长青镇宣传干事邱海蓉期待通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基层宣传需要与时俱进的技术支撑,这次课程设置非常精准。”
本届培训汇聚学界业界顶尖师资,西安交大城市学院李明德教授将系统讲授新闻写作规范,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宁深度解析AI技术在新闻场景的创新应用,澎湃新闻西北运营中心主任赵思维带来新媒体运营实战策略。课程体系涵盖新闻采编、视觉设计、融媒体运营等八大模块,特别增设无人机操作、短视频制作等实操课程,构建“策采编发评”全流程能力培养体系。
作为陕西省具有影响力的通讯员培训项目之一,三秦都市报社已发展通讯员9000余名,开办各类培训班108场次,参加人数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