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回答授课老师提问。本报记者 马昭 摄
4月9日,三秦都市报社通联培训会在宝鸡举行,吸引全省300余名基层宣传工作者参会,人数创新高。宝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晓东,宝鸡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赵文博等出席开班仪式,与宣传战线同仁共谋新时代新闻宣传发展新篇章。
李刚在致辞中提到,三秦都市报社长期深耕地方,去年采编的宝鸡马拉松赛事短视频产品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宝鸡既是周秦文化发源地,也是现代产业创新高地,希望通讯员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用镜头记录城市脉动,用文字传递发展强音,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动能。”
李晓东表示,三秦都市报社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始终为全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宝鸡高新区正加速建设西部科创高地,期待媒体记者和通讯员聚焦这里的技术突破、产业升级故事,既做发展见证者,更做城市推介者,助力汇聚更多创新资源。”
陈仓区委宣传部朱亚峰分享了基层宣传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创新举措;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建工作部副部长程桦讲述了如何将煤炭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进程转化为鲜活故事,她期望能与大家携手提升业务能力,记录下更多发生在三秦大地上的精彩故事。
“我们长期聚焦农业生产一线的文字、图片报道,但在短视频创作、AI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瓶颈。希望更好地掌握DeepSeek等智能工具,把农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破圈’传播产品。”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汉中分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吴涛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培训,创新产业实践传播方式。”
本次培训聚焦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生产变革,通过学界理论奠基与业界技术赋能的双轨教学模式,为基层通讯员打造“硬核”成长课堂。
“新闻业务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是媒体的‘基本盘’,是新闻行业的底层逻辑。”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李明德在《新闻稿件写作规范与案例分析》课程中强调。在两个小时的沉浸式教学中,李明德提出,宣传思想要因时而变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升宣传工作能力。
本次培训会现场有很多年轻面孔,不仅为活动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与当下融合报道传播的年轻化趋势相契合,为新闻宣传工作带来新的视角与活力。而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宁带来的《DeepSeek及AI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创新实践》课程,恰巧与这些年轻的力量相呼应。
赵宁通过大量案例解析,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新闻生产链条。现场演示环节,她演示了多个AI数字人模型,让通讯员们直观感受到技术革命的冲击。随后,她又展示了如何运用用户画像技术实现精准推送,使宣传作品成功“出圈”。
此次培训延续了三秦都市报社通联培训“理论筑基+实战练兵”的传统。培训结束后,通讯员的优秀作品将通过三秦都市报社报、网、端、微矩阵全网推送。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