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三秦学生记者·作文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0日
传承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八年级(5)班 马新民

每次听到秦腔《牡丹亭》那熟悉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总让我忍不住跟唱。从小,我就喜欢戏曲,不仅是一个十足的小戏迷,还跟着奶奶学了几年戏曲。

第一次在学校的舞台表演戏曲时,我满心激动。当舞台上亮起灯光,我一下进入到戏中的那方天地。我看着台下的观众欣喜不已,原来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戏曲。可是,我唱了一会儿,台下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人开始聊天,有的人在玩手机,台上的我渐渐被冷落了。下台后,我既伤心又难过,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到了秋天,学校举行活动,我再次穿上戏服。上台演出前,我对着镜子练了无数遍。这次,不论是妆容还是唱腔,我都非常认真,我觉得这是我最用心的一次演唱。然而,一曲终了,台下掌声稀稀落落。尴尬的我站在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脱下戏服,轻轻地抚摸着,眼中充满泪水,我既不甘心也很不舍。对于戏曲,同学们都说听不懂,也看不懂。从此,我将最心爱的戏服放入一个红漆木箱里,随着盖子被合上,我心里的那扇门也好像关上了。

一天,我在公园里散步。一个略显生疏的腔调传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立刻转过身,循声而去。果然看到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在练唱。

“小颖,注意你的水袖。”旁边一位老师严厉地对那个女孩说。听到这熟悉的话,我一瞬间潸然泪下。小时候,奶奶教我唱戏时,也总是这么说。那位老师很认真地说:“甩水袖,是时间的沉淀,是汗水的累积。要唱好得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话是那样熟悉,和我当年学戏时听到的一模一样。那个女孩一遍又一遍地唱着练着,我似乎看到了一道亮光。

我想,我不能放弃我最爱的戏曲。回到家,我从角落里找到那个尘封已久的箱子,拿出我心爱的戏服认真穿好。我想,即使在无人的角落里,我也要唱下去。

去年元旦,学校文艺汇演,我代表戏曲社团再次登上学校的舞台。我站在台上,看到台下的人虽然都是青少年,但同学们的眼神里带着渴望和炽热。我的这次演出非常成功。一曲终了,台下掌声不断。

当我走下舞台,耳畔还在响着那熟悉的唱腔。这一刻,我不再担心我爱的戏曲会消失,因为我知道有一群年轻人和我一样,会将中国这古老的戏曲传承下去。

教师点评:构思巧妙,情感细腻。通过细节刻画与场景对比,生动传递了文化传承的坚守与希望,语言富有诗意,主题深刻。

指导老师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