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游客领取到的跨省追剧礼包。
以往被人们随手丢弃的票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连接不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的纽带。从演唱会现场到餐饮店,从景区门口到文创店,票根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影响着西安的文娱、交通、商业等领域。
“票根经济”促使游玩体验更丰富
近日,陕西大剧院内,游客张琼扫码登记后,领取了“看演出,来西安”外省观众跨省追剧礼包。免费吃肉夹馍、吃凉皮、喝奶茶,优惠体验汉服租赁、酒店住宿、打车出行……张琼领取的礼包内装有包含“穿”“咥”“住”“品”等领域的多张优惠券。
4月16日,张琼告诉记者,她和闺蜜从成都来西安游玩,观剧前并不知道可以领取礼包,取票时意外得知很是惊喜。“我们观看的是自营演出,扫码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7日内从陕西省外至西安交通往返凭证即可领取。”张琼说。
4月16日,在大雁塔,记者遇到了带着父母从广州来西安游玩的李玲。“出发前,我在手机上搜索酒店信息时,发现一家心仪的酒店推出凭高铁票预订可享八折优惠的活动,还送免费早餐,便毫不犹豫地预订了房间。”李玲感慨道,外出游玩处处都要花钱,没想到高铁票能帮着省钱,真的是意外之喜。
西大街附近的一家文创店里,精美的城墙钥匙扣、印有西安历史建筑的明信片、小巧玲珑的兵马俑摆件……每一样都让从桂林来西安出差的林霖爱不释手。结账时,得知选购的文创产品凭周边景区门票可打八折,林霖很是惊喜:“没想到文创店和景区还有这样的联动,一张门票不仅能参观景点,还能在其他地方享受优惠,真的很贴心。”
“票根经济”助力 感受消费实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西安,已经有不少市民感受到了“票根经济”带来的消费实惠。
近日,陈楚生演唱会在西安开唱,演唱会结束后,歌迷们手持票根,开启了一场别样的消费之旅。西安市民李欣凭借演唱会门票记录,前往长安大牌档,免费领取了三秦套餐;西安市民赵皓在一些店铺,用票根兑换到了海报、限量版明信片等周边产品;西安市民许圆圆享受到了购买其他音乐相关商品的折扣。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根也成了“票根经济”的重要一环。《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带动了一系列消费活动。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电影院周边的奶茶店、小吃店也推出了凭票根享受折扣的活动。一家奶茶店老板表示:“电影热映期间,客流量很大,我们推出票根优惠活动,就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很多人看完电影后,会顺便来买杯奶茶,享受一下优惠,这也增加了我们的销售额。”
据了解,2025年西安推出多项优惠政策,热情欢迎八方游客,凭西安站演唱会门票,可享受西安多个景区、演艺、特色美食和城市观光车折扣优惠,“西安演唱会友好酒店”还为歌迷提供暖心入住礼遇。
推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票根经济”是指消费者凭借文旅体育活动的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转化为优惠凭证,获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形成“消费链”延伸,从而刺激更多消费行为产生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李玲看来,“票根经济”的火热,在于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与实惠感。“‘一票多用’的模式,使消费者凭借票根能在后续消费中享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让消费者感受到额外的价值和实惠,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心理,从而提升了消费意愿。”李玲说。
有商家表示,“票根经济”为商家提供了新的引流入口,能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增加客流量,消费者因票根优惠进入店铺后,可能会进行更多的消费,进而提高商家的销售额和利润,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也有商家表示,参与“票根经济”的商家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能够扩大自身品牌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如与热门演出、赛事合作,借助其高人气提升品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
“‘票根经济’的本质是联动消费,即以票根为纽带,串联起不同消费领域,推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为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路径。”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