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娜娜)4月16日,西安市碑林区钟楼·南门商圈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商圈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前遇到合同纠纷只能走诉讼程序,耗时长、成本高,现在调委会就在商场里,专业、高效又便捷!”西安钟鼓常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期望,更体现了碑林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
在调委会筹建初期,南院门司法所联合多部门开展走访调研,精准发现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维权纠纷等问题,提供了定制化服务,如合同审查、用工风险排查等,为调委会的职能设置和工作重心提供了数据支持。
商圈内的矛盾纠纷通常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单靠司法行政力量难以全面覆盖。调委会通过“司法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联调联处模式,打造了一个多方协作的纠纷解决平台。通过创新的“三诊工作法”,调委会能够有效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排查矛盾隐患和解决复杂纠纷,确保在矛盾萌芽阶段就进行干预。
调委会不仅关注纠纷的化解,更注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通过建立“预防—调解—监督—反馈”四步闭环机制,调委会将商圈治理与纠纷化解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合规巡查和消费纠纷预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同时,通过回访调解案件当事人,将履约情况纳入商户信用积分体系,激励诚信商户,约束不履约商户,推动商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