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讲解作业。
在西安市航天中学,有一位数学教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陈妈妈”。她的名字叫陈锐,她用33年的光阴诠释了教育的温度。她始终秉持“爱与激励”的教育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故事。
搭建心灵桥梁
面对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雅,陈锐总是笑着说:“只要愿意学,沉下心来就一定有收获。”她的真诚与耐心打动了小雅。在陈锐的帮助下,不到半个学期,小雅的数学成绩跃升至90多分。
班里同学都说小伟(化名)是个“慢思维”。一次课堂上,陈锐为小伟竖起大拇指,“你擦的黑板很干净,能照见人影”。陈锐的这句夸赞,竟改变了小伟。从此,他称陈老师为“陈妈妈”,个称呼就在校园里传开了。
走出“题海战术”
在陈锐的激励教育体系中,她认为批改作业就是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该校教务主任田晓丽说,陈锐老师所带班级,作业量常年保持最少,但成绩却稳居前列。多年来,陈锐依旧保持着手写教案的习惯。她说,“只有让自己置身于题海中,在题库中选取适合学生的题,才能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拉出来”。
九年级(2)班学生李雨泽对记者说:“陈老师对所有同学都平等对待,不管成绩好坏,她都很耐心。上课时她的确很严格,但课后她和我们交流时特别轻松,经常和我们开玩笑。当大家遇到难题时,她利用午休时间给大家反复讲解,直到我们完全掌握。”
“你比昨天更优秀”
陈锐的课堂有春风化雨般的力量。2022届的一位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她的稳重优雅,仿佛一股清泉,涤荡着我们浮躁的心。”
一位姓屈的家长说起孩子在陈老师班里“蜕变”的故事,感慨不已。“我儿子数学经常不及格,在陈老师的个性化辅导下,成绩有了较大突破,而且性格也变了。孩子从一个胆怯少年成长为学生会干部。”这个改变是陈老师与他多次沟通的结果。陈老师一句“你比昨天更优秀”,让那个孩子得到了肯定,也有了自信。
育人风范深受赞誉
2010年,陈锐成为学校的教研员,她的教案本成了青年教师争相传阅的“武功秘籍”。青年教师贺晨斐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对陈老师的磨课方式记忆深刻:她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语言,再到学生反馈,总是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细致打磨。
如今,54岁的陈锐依然坚守教学一线。西安市航天中学校长丁宝林称其有“亦师亦母”的风范。陈锐在教学中严谨而不失亲和,课堂上以高效精准的讲授展现专业风范,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用温情关怀搭建心灵桥梁。在教学创新上,陈锐善于将学科魅力转化为学习内驱力,通过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班级成绩与凝聚力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党运 郭子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