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候鸟驿站成“观鸟天堂”

当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平静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白鹭优雅地掠过水面,它们舒展着洁白的翅膀,身姿轻盈,时而落入水中捕食,时而停歇在枝头梳理羽毛,引得岸边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爱鸟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也守护着西安的生态环境。

一大早,湿地公园监测员李赟就已背着监测设备,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湿地公园内滋养着193种、160万平方米植被,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随风摇曳,白鹭、鸿雁、灰雁等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李赟需要观察统计鸟的种类、数量和活动规律。

为了不打扰这些生灵,她总是轻手轻脚,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远处芦苇荡泛起细碎涟漪,望远镜视野里,一只鸿雁正优雅地梳理羽翼,李赟翻开监测表,详细标注它的羽毛状态、觅食行为与周边环境数据。夜幕降临时,监测工作仍在继续。湿地监测站的红外摄像机持续运转,监测员捕捉夜行性鸟类的活动轨迹,为候鸟迁徙路径研究、生态环境评估提供关键依据。

“刚开始观测时,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后来就爱上了这份工作。鸟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通过监测它们,能直观地反映出环境的变化。能亲眼见证这些美好的瞬间,是让人最兴奋的事。”李赟笑着说。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2015年开始从事鸟类监测工作,至今已经度过了十个年头,她见证了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栖息,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也日益丰富。“去年清明节假期,监测到了‘鸟中大熊猫’彩鹮,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兴奋了。彩鹮的羽毛很有光泽,当阳光照射时,五彩斑斓,很漂亮。”李赟表示,自己监测鸟类这么多年,是第一次拍到彩鹮。

李赟介绍,湿地公园从2013年监测到的30多种鸟类,到目前监测到的鸟类已达150多种,鸟类最大观测量达到上万只次。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迁徙停留,部分成为留鸟。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拥有国家、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 35 种,包括国家 I 级保护鸟类 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1 种。

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鸟儿飞翔的身影。浐灞湿地、昆明池、渭河沿岸……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鸟儿的天堂,也是市民们观鸟赏景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