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正在挑选王梅君老师捐赠的书。
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中获取新知识。4月22日,西安市黄河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百亮和高二年级的学生代表围坐在学校图书馆里,开展“旧书新知·书香西安”全民阅读活动。
故人旧书 一份珍贵的礼物
与普通的旧书不同,黄河中学师生们手中的书本有着一种特别的分量。它是黄河中学教师王梅君捐赠的。1994年9月,王梅君从黄河中学退休。作为数学老师,她工作了近40年,一直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母亲是教书即生活、生活即教书的一个人。教书和生活不能分开,一心扑在学校教学上。”王梅君的女儿田女士告诉记者,在图书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有一次,上级组织了一批教师去各中学检查图书馆,检查中,有位老师问道,“有《叶圣陶文集》吗?”管理员鲍老师回答:“有!”在书架上,一整套二十多册的《叶圣陶文集》赫然在列。田女士说,这套《叶圣陶文集》就是母亲介绍给管理员鲍老师买的。2020年,王梅君故去之前,她多次催问家人,“整理一下我的书,尽量多捐给学校图书馆。学生们的父母都在忙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逛书店。”2021年9月,家属将她珍藏的书籍打包整齐,捐赠给了黄河中学。
黄河中学有着67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但王梅君捐赠的书无疑是最特别的。虽然只有55本书,但学校专门制作了一个书架摆放。上边有王梅君的简介和她手写的捐书清单。
手捧王梅君捐赠的书,刘百亮说,从这些书上我看到了王老师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对同学们的殷殷期望。
“以后参加工作,我将每隔一段时间去找寻好书,然后把好书不间断地捐给母校。”一位学生代表动情地说。
旧书新知 满满的家国情怀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交流会一开始,刘百亮就问同学们。他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分享了主人公的自立自强和奋斗精神。刘百亮说:“无论环境怎么变,但精神是不变的。我想,读书至少有三个好处: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黄河中学青年教师冯长安说:“王梅君是一位数学老师,但她留下的书有古诗文类、现代文学类,还有工具类,这说明她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认知。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我们才能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宽广。”
在交流环节中,黄河中学办公室主任白沉君告诉大家,黄河中学已故教师李冠宇已委托家属把自己珍藏的550本杂志创刊号捐献给学校。
高二(1)班的高博远同学说:“有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能做的,就是向他们学习并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本报记者 吕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