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小区里练习太极扇。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4月27日,西安市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华洲城领誉社区,记者推开83岁居民刘德成的家门时,窗台上的墨兰正舒展着翠绿的叶片,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手机中的相册,见到社区工作人员,立刻笑着起身相迎:“快坐快坐!我昨天刚从翠华山回来,正打算去找你们分享呢!”
工作人员一边帮老人整理茶几上的药盒,一边笑着说:“叔,您生日快到了,今年咱可得好好热闹热闹!”刘德成摆摆手,感慨道:“孩子们工作忙,不用折腾。这些年多亏了社区,比自家孩子还贴心。”
从刘德成家出来,不远处的小广场传来悠扬的音乐声。走近一看,十多位老人正随着音乐练习太极扇,动作整齐划一。
68岁的王妙芬收势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热情地和记者聊起来:“每天早上6时,我们这群老伙计就准时聚在这儿。以前我总觉得上了年纪只能闷在家里,自从社区开展‘邻里乐享’活动,不仅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身体也比以前硬朗多了。”
车桂芳今年73岁,接过话茬感慨:“是啊,现在社区经常有健康讲座、义诊。孩子们在外工作,知道我们在这儿过得好,也能安心!”
而在社区会议室里,居民杨帆正和工作人员反馈孩子参加益时光托管班的情况。
她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孩子参加托管班的照片:制作平衡机器人时专注的神情、英语趣味课堂上高举的小手、表演非洲鼓时灿烂的笑容……
杨帆翻看着照片说,“居民操心的事,社区都替我们想到了。你看,公益托管班里有专业老师辅导作业,还有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做各种科技手工。我家孩子参加两期后,不仅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
华洲城领誉社区工作人员吴娜介绍,“益时光”托管班自2023年暑期开班以来,已举办10余期寒暑假公益托管,服务百余名儿童家庭。
社区通过改造办公区域,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建立合作,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以团队形式排班,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每期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能获得社区颁发的证书,这份小小的荣誉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除了关爱老人和儿童,“邻里·益时光”品牌在促进邻里和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吴娜向记者讲述了不久前调解的一起纠纷。
小区的两个孩子在学校意外受伤,双方家长因赔偿问题产生矛盾。社区得知后,迅速联合社区民警、校长、社区书记组成调解小组,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经过耐心调解,最终达成合理赔偿方案,化解了矛盾。
这样的案例在社区还有很多,通过搭建沟通平台,“邻里·益时光”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从“邻里乐帮”的“益时光学堂”,到“邻里乐享”的居家养老服务,再到“邻里乐伴”的少儿活动,“邻里·益时光”品牌贯穿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社区服务的代名词,更是居民心中温暖的港湾。在这里,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共处。
当聊到即将于4月29日举行的陕西日报社“服务群众同心同行”社区行活动时,刘德成老人兴奋地说:“听说到时候会有专家来讲养生知识,我得叫上老伴早早占个好位置!”王妙芬和车桂芳则商量着要在活动上表演新编的太极拳节目:“让更多人看看咱们老年人的精气神!”杨帆更是主动报名成为活动志愿者:“想帮着维持秩序,也让更多家庭了解咱们社区的好服务。”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