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关注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30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提建议 杜绝“交通违法”
本报将“交通管理建议”提交交管部门

建议严管机动车侵占公交车和自行车专用道,执法部门可将违规车辆拖移;建议将随意变道加塞行为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建议将乱停乱放屡教不改的行为和驾驶员的信誉挂钩……

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自4月25日连续推出“热线‘问路’”系列报道以来,许多市民纷纷参与进来,在反映身边交通乱象的同时,也先后给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交通管理意见和建议。4月30日,本报将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交通管理建议”,以书面形式提交给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公交专用道和自行车道上的违停车建议拖移

许多市民反映,西安一些道路上设置的公交车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被各类机动车辆违规占用,尤其是占用专用道违停现象屡见不鲜。因为专用道被违停车辆占用,原本走专用道快速通行的公交车和自行车,纷纷被“逼”到其他车道上。

许多市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对这类交通违法现象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专用车道真正实现“专用”。他们建议,对在专用车道上的违停车辆,可拖移并严加处罚,确保专用道畅通无阻。

公开曝光随意变道加塞危险驾驶行为

一辆丰田越野车不打转向灯,不停地在三个车道间快速变道行驶,吓得其他车辆紧急刹车避让;一辆白色小轿车,嫌前车太慢开起“斗气车”,一脚油门超越前车变道后多次故意刹车将其逼停……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西安街头司机随意变道加塞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此类交通违法现象,许多市民表示,这种驾驶行为非常危险,危害性也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交通事故,甚至重大交通事故。西安市民马先生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大对这类违法驾驶行为的管理,除严格处罚外,还应该通过媒体曝光其危险驾驶行为。

建议通过公共视频抓拍电动自行车违法

交警不在就闯红灯、逆行、驶入机动车道……这样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目前在西安市大街小巷普遍存在。

近日,上海开始在部分路口试点抓拍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通过公共视频可记录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上桥入隧”等易致祸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对违法信息进行人工审核,对证据确凿、信息无误的,根据关联到的车主信息,联系驾驶员至交管部门接受处罚。不少读者建议西安推广。

西安市民周先生同时建议,对于抓拍到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可参考《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规定,驾驶非机动车违反规定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的处五百元罚款。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标识规定通行或者逆行的处三百元罚款。西安可适当降低处罚标准,但处罚措施一定要有。

将车辆乱停乱放行为与驾驶员信誉挂钩

有市民认为,如果机动车乱停乱放与驾驶员的信誉挂钩,并根据违法次数叠加,实行限制性驾驶,这样必然会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比如,某一位车主在同一个地方或者不同地方违停,连续被投诉或者被交警处罚两次甚至三次以上,这样的车主就应该列入“黑名单”,根据违停次数实行限制驾驶一月、两月乃至一年以上的处罚。同时,对于列入“黑名单”的车主,相关管理部门将重点监管,出现违反交规行为予以顶格处罚。

升级电子抓拍设备 用“天眼”监管摩托车违法

随着西安摩托车骑行者数量的增加,超速、闯红灯、随意变道加塞、压实线骑行、驶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超载甚至逆行等违法骑行行为也随之暴露出来,给道路交通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市民张女士认为,摩托车之所以屡屡出现违法行驶现象,是因为用于抓拍机动车违法行为的电子抓拍系统,无法抓拍到摩托车的车牌。在现场没有交警的情况下,造成许多违法骑行的摩托车难以被处罚。她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升级道路电子抓拍设备,用“天眼”24小时监管摩托车违法行为。

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 以“现场执勤”形式处罚

西安市民蒋女士说,现在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被发现后基本都是口头批评教育,很少被处罚。正因如此,西安街头屡屡出现一些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和行人。

蒋女士认为,要想杜绝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乱象,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用制度约束违规者的不良行为。她建议,对于闯红灯的骑行者和行人,如果不执行经济处罚,可考虑用“现场执勤”的教育形式进行处罚,让违规者现场学习交规,现场感受擅闯红灯的危险性,以及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本报记者 李海涛 文晨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