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应聘司机的工作,现在不想干了,却要不回‘运营保证金’……”5月13日,张先生向三秦都市报“小秦帮忙”栏目反映,他经朋友推荐到一家公司应聘司机。不料工作了一个月,不仅拿不到钱,还要给公司交钱,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5月13日,记者见到了张先生。据他讲述,4月9日,他前往陕西亿宸斐物流有限公司应聘,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称,不交任何押金,只负责拉货,且拉一次货就给钱,不过拉货要交“运营保证金”。听起来条件颇为诱人,张先生便签订了期限为半年的《直营车司机合作协议》,该协议有效期为2025年4月9日至2025年10月8日。他按照要求一次性交了6000元“运营保证金”,并约定每个月返1000元。随后,公司给他提供了一辆货车,让其等着通知拉货。
张先生说,从4月10日到5月10日这段时间工作上发生了许多问题。“开始是没有运单,我天天打电话催公司安排活。后来有了运单,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拒绝甚至无法完成一天两趟的配送任务。”张先生说,现在他已经把车还给公司,公司却拿着他的6000元不退。
“我只想要回我的6000元,这一个月就当自己白干了都不行?”面对张先生的质疑,陕西亿宸斐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先生回复称,公司有规章制度,既然签订了协议就得遵守约定。6000元“运营保证金”可以退,但司机要承担“补充协议”内容的违约责任,按照每月车辆租金4300元的20%支付5个月的违约金4300元,以及4月用车的4300元租车费,共计8600元。吴先生表示,张先生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或走法律维权途径。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
公益律师赵良善表示,应聘者务必确认招聘信息真实性,了解招聘公司的背景与合法性,不要轻易相信高薪诱惑。应聘者需警惕招聘单位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无论金额大小,都应果断拒绝,切勿因对方“事后退还”的承诺而轻信。签订合同时,招聘企业有可能故意使用模糊表述、设置不合理条款,所以应聘者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避免因疏忽引发纠纷。
本报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