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杨婷展示自己经常绣的花型。
5月13日,在西安市莲湖区正章干洗店二楼的操作台前,杨婷正灵活地操控着手推绣花机修补衣物。不一会儿,一朵娇俏的“小雏菊”在破损的袖口处“盛开”。经她手修复的衣物,不仅修补了破损,还赋予了其“新生命”,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创业初期,杨婷经营着一家传统干洗店,主要负责衣物修补和基础护理工作。那时,她秉持“无损修复”的理念,力求让每一件破损衣物都能恢复原本模样。但在实际操作中,面料和颜色匹配的难题却常常让修复留下明显的补丁痕迹。
为解决这一难题,杨婷花两万多元购入了一台工业电脑绣花机。本以为能借此实现高效修复,却没想到电脑绣花机只能绣固定图案。经过两年的摸索,她果断放弃昂贵的设备,转而踏上手工绣花的学习之路。
45岁的她学艺追梦
2021年,45岁的杨婷决定关闭店铺,拜专业手工刺绣师傅为师。“年龄从来不是追梦的阻碍,只要心怀热爱,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杨婷说,求学之路充满艰辛,针法的练习枯燥乏味,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她从未想过放弃,凭借着对刺绣的满腔热忱,一点点攻克难关,终于学有所成。
学成归来后,杨婷将新技能融入店铺经营中,没想到收获了顾客的如潮好评。如今,她的小店名气远扬,除了本地顾客,还有不少来自新疆、内蒙古、北京、上海等地的订单。
走进杨婷经营的小店,等待修复和已完工的衣物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件衣服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特的故事。
妙手让瑕疵变亮点
5月13日13时许,李先生专门从咸阳驱车来到杨婷的店里。他带来的是一件草绿色户外上衣,衣服上被勾出一个绿豆大小的洞,让他心疼不已。
杨婷接过衣服,端详破损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画面。她根据衣服的材质、颜色,精心挑选了相近颜色的丝线,决定在破损处织补一个星星图案。
没一会儿,在杨婷的妙手下,一颗精致的草绿色“星星”在破损处呈现,原本的瑕疵被巧妙掩盖。李先生看到修复后的衣服,惊喜不已,连连称赞:“太完美了!这颗星星让我的衣服更有个性了!”
“每次看到破损处,我的脑海里就会自动呈现出一幅画。”杨婷说,“我会根据衣服破损的程度、形状,还有它的年代、材质、款式进行整体设计。有时候一朵小花、一只小动物,或者一个简单的几何图案,都能恰到好处地融入破损处,让人觉得衣服原本就是这样设计的。”
在店里,一件修复后的香云纱衣服格外引人注目。“这件衣服送来时破了一个大口子,我在修复处绣上一朵精致的花朵,不仅遮住了瑕疵,还让衣服更漂亮了。”杨婷一边展示一边说。
在一针一线中续写“新故事”
每次修复前,杨婷都会深入了解衣服背后的故事,仔细观察破损处,再结合衣物特点精心设计图案。曾有一位顾客的高档羽绒服被取暖器烤出一个大洞,等到修复后,顾客惊叹:“比原版还漂亮!”这些称赞,是对杨婷最大的肯定。
“顾客说我修复的不只是衣服,更是回忆和情感,这种认可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杨婷说,尽管刺绣修复工作耗时耗力,但看到旧衣服在她手中重焕生机,不仅有成就感,而且还充满动力。
“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招到年轻徒弟,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旧衣服在一针一线中续写‘新故事’。也希望用我的经历告诉更多人:只要热爱,无论什么年纪都能勇敢追梦。”杨婷说。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