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4日
“朱鹮”和“有机”成为洋县最耀眼名片

本报汉中讯(记者 陈卫平)5月20日,由洋县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翩跹四十载 鹮影映华章——朱鹮重新发现44周年主题宣传采访活动”举行,20余位省市媒体记者走进洋县,共同见证了“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在初夏时节处处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朱鹮生态园位于自然环境秀美的纸坊街道办事处党水河畔。在硕大的朱鹮野化驯养网笼里,数只美丽的朱鹮或在水塘边悠闲地觅食,或在枝条间翩翩飞舞。

“从曾经的孤羽7只,到如今的万鹮竞翔,朱鹮的重生之旅充满了艰辛与希望!”朱鹮保护站工作人员罗元一介绍,40多年来,为了给朱鹮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洋县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恢复湿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投放鱼苗、改善水质等,并实施了“鹮田一分”项目。

通过多年努力,朱鹮的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朱鹮的栖息地也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6万平方公里,覆盖了15个县区,年繁殖增长率达34%以上,成功摆脱了灭绝的威胁,陕西10个设区市都有了朱鹮野外种群或人工饲养种群分布。

“在我们草坝村,经常能看到朱鹮。特别是每年插秧的时候,田间地头、水渠边上随处可见正在觅食的朱鹮。”在采访中,洋县政协委员、洋县朱鹮爱鸟协会会长华英对记者说,为了保护朱鹮,村民们制定了“不得修枝、砍伐朱鹮筑巢的树木”等“十不准”村规民约,在大家的保护下,近年来,来草坝村筑巢繁衍的朱鹮以及其他鸟类逐渐多了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洋县作为国家首批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近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主线,不断挖掘生态产品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以打造“国家级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和“三生”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有机产业+米、果、菌、药、畜”农业主导产业,打造黑米、红米、槐树关红薯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5种18.23万亩,实现了“三产结合”“三生融合”,推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洋县还借助朱鹮发现地的独特优势,注册“朱鹮”牌商标6大类50多种,朱鹮生态有机区域品牌价值达76亿元,稳居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洋县有机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朱鹮”和“有机”已成为洋县最耀眼的两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