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30日
全省煤炭行业新闻写作高级研修班
开启沉浸式实践课堂

5月29日,2025年度全省煤炭行业新闻写作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先后走进西安国家版本馆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三秦都市报记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沉浸式实践课堂。

当天上午,学员们首先抵达西安国家版本馆。这座被誉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建筑,外观庄重大气,雄浑的汉代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柔和的灯光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典籍静静陈列。从丝绸之路承载中外交流印记的展品,到延安时期见证革命历程的红色文献,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马昭、视频记者罗阳在展区外,与学员们分享拍摄技巧。“在新闻摄影中,要善于捕捉展品细节,通过光影运用突出其独特质感和韵味。”马昭提醒,拍摄时要注重构图,通过前景、背景搭配营造层次感;罗阳则针对视频拍摄指出,可采用“由远及近”运镜方式,先展现展区全貌,再聚焦具体展品介绍特点与价值。

随后,学员们来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一踏入街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盛唐长安。古色古香的建筑、身着华服的行人、热闹非凡的市井街巷,全方位还原了唐代的城市风貌和生活场景。

“在进行视频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街区内的动态元素,如穿梭的行人、表演的艺人,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故事性。”罗阳站在街区中央,向学员们介绍着拍摄要点。

马昭则指导起另一队学员:“在拍摄动态场景时,我们要注意快门速度的设置,一般来说,快门速度可以设置为1/250秒左右,这样既能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又能捕捉到人物的动态瞬间。”

在一天的实践教学中,两位记者认真解答学员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地采风实践,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新闻摄影和视频拍摄技能,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新闻创作的思路。“以前总是坐在办公室里想选题,感觉灵感都快枯竭了。通过这次培训,一下子就找到了很多新的切入点。”一位从事煤炭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多年的学员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