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嘉)6月5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陕西以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为关键举措,防沙治沙成效显著。
陕西紧扣“2025年流动沙地全面得到固定或半固定、荒漠化土地面积和程度实现‘双缩减’,2030年全省半固定沙地全部得到固定、重度以上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的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锁边林草带提升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截至目前,陕西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区营造林和种草任务884万亩,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陕西力量。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40多年来,陕西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300余万亩,沙化土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00万亩减少到1835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累计建成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带、陕蒙边界防风固沙带、陕北长城沿线防风锁沙带等一批集中连片的绿色生态防护屏障,筑起大型防风固沙林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扎实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全省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00多万亩、减少幅度达82%,年均入黄泥沙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8亿多吨减少到2.6亿多吨。西安、延安、榆林、咸阳等市相继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