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0日
献血传递希望 携手挽救生命

今年6月14日是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为“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血液是维系生命的源泉,是临床救治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无偿献血是传递爱心、救助他人的红色纽带。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献血可以促进骨髓保持旺盛的造血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人体代谢功能,让血液系统保持良好的健康环境。您的一次勇敢挽袖,就能为亟待救治的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为千千万万个家庭送去团圆的希望。

在全市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西安市参与无偿献血共有 247209人次,累计献血量达427799单位 , 临床供血425196单位。这些珍贵的血液,经过科学严谨的检验与制备,精准输送至临床一线。珍贵的血液,挽救了无数不可重来的生命,也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在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我们向所有献血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无偿献血的事迹可歌可泣,感动着每一位市民。今天,让我们分享他们用热血书写的献血者故事。

黄哲:28年无偿献血112800毫升

黄哲用热血挽救生命、传递温情,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269次献血,医者仁心美德常在,爱心不断热血传承!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医生黄哲从1997年5月开始投身无偿献血,28年来从未间断,从捐献全血到后来捐献血小板,献血达112800毫升。2015年他先后荣获西安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选拔赛最佳人气奖、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奖;2018年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2019年入选《全国无偿献血群英谱》,曾连续7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2年荣获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这些证书和荣誉写满了年过半百的医生黄哲对奉献爱心的坚持与执着,这份坚持,让他的故事感染了更多的人;这份执着,让他的精神凝聚了更多的力量。

黄哲回忆说,自己最初献的是全血,全血一年献血次数在一到两次最为合适,最多一年献血不能超过两次。记得2009年3月,他听说血小板缺乏,便开始捐献血小板。“血小板每隔14天就可以献一次,虽然临床对于血小板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捐献者比较少,所以我现在献得最多的是血小板,基本上一年会献20次左右。”

作为一名医生,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血小板越低,出血风险越大,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生命。黄哲说道 ,血小板在医疗中用处很广泛,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而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代谢时间在1到2周的时间,即便不捐,过了时间也会被代谢掉。” 黄哲说,献血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自身的健康,视身体情况而定。作为一名固定献血者,他对自身的作息规律和身体状况要求很严格。他说,自己从未在献血之后感觉身体不适,“献完全血,建议不要剧烈运动,好好休息就行。”关于捐献血小板,若献血前检测是合格的,捐血小板一般是1到2个治疗量,而且捐出的血小板在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不需要担心。

张润:一位“90后”律师的别样献血之路

张润是一名职业律师,现就职于北京东卫(西安)律师事务所。张润小时候就懵懵懂懂地觉得献血是一件好事情,高中时张润有两个梦想,一是当律师,二是到18岁就参加无偿献血。每当张润在街上看见献血车时就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去献血,救助需要帮助的人。2012年盛夏的午后,刚满18岁的张润就去献血了,从体检到400毫升全血捐献完成总共不到30分钟,她既紧张又激动,这么快就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轻松地完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之后的13年里,她没有停止过,她认为献血在救助患者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些美好沉淀在了她开朗阳光的性格里和总是灿烂的面庞上。

每次献血后她都会多留一会儿,引导、协助其他献血者完成献血流程。她说:“在工作之余,我经常会前往西安市中心血站献血,这里的医生护士专业又热情,我们像朋友一样开心地聊天,每次献血都非常快乐。我也非常喜欢普及献血小常识,除了日常发朋友圈,也积极参与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献血知识宣传活动。在做志愿者的时候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也一直都在坚持献血,我和家人也都认为献血是一件对自己身体无害还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好事,会一直坚持下去。”

张润律师坚持献血13年,81次献血总量30800毫升。截至2024年底,她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次、铜奖1次。她认为作为一名献血者是光荣的,作为一名公益人是无悔的,无偿献血和公益活动都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张润最喜欢收到“您捐献的血液已救治于医院患者”这样的短信,这让张润时常感到快乐和温暖。

文/图 杨晓琛 张毅伟

陕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