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西安,暑气蒸腾,街头巷尾热浪滚滚。然而,比高温更令人头疼的是无处不在的蚊子。从传统的盘式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到新潮的驱蚊手环、超声波驱蚊器,如今的驱蚊产品五花八门,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到真正有效的驱蚊好物?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安全细节需要注意?
装备齐全仍难逃叮咬
家住西安市凤华路的许涵菲家中,驱蚊产品可谓“一应俱全”。窗台上摆放着盘式蚊香、电热蚊香液,梳妆台上放着驱蚊精油,就连孩子的书包上都挂着驱蚊手环。
“我拿着电蚊拍,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仔细搜寻。房顶、墙面、窗帘上,都是蚊子可能藏身的地方。”许涵菲说。“嗡嗡”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许涵菲一边挥舞着电蚊拍,一边抱怨道:“这些蚊子太狡猾了,每天晚上不找一遍,根本睡不安稳。即便用了这么多驱蚊产品,还是免不了被叮。”
6月11日下午,记者走访多家商超发现,传统盘式蚊香价格亲民,单盒售价7—15元,包装上明确标注驱蚊时效与适用场景;电热蚊香液备受青睐,加热器造型多样,既有可爱风也有简约款,套装价格在16—50元,香型除无味外,还有薰衣草、柠檬等。货架上还陈列着主打清凉止痒的花露水,以及专为婴幼儿设计的温和型驱蚊喷雾,售价在10—50元。新兴驱蚊产品同样吸睛,印着卡通图案的驱蚊手环、驱蚊贴,单包价格10—20元;50毫升装的驱蚊精油可搭配香薰机使用,不过单价较高,普遍在70—200元。
线上购物平台,驱蚊产品更是琳琅满目。除了常见的品牌和产品,还有许多新奇的驱蚊小物件,比如超声波驱蚊器,宣称利用特定频率的声波驱赶蚊虫,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太阳能驱蚊灯,兼具照明和驱蚊功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驱蚊产品的“真功夫”与“花架子”
种类繁多的驱蚊产品真的有效果吗?使用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什么呢?记者就此咨询了病媒生物专家陈亮。
陈亮表示,大多数正规厂家生产的驱蚊产品都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以盘式蚊香和电热蚊香液为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这种成分可以麻痹蚊子的神经,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不过,使用盘式蚊香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防止人体吸入过多烟雾,引发不适。电热蚊香液使用相对安全,但要注意及时更换药液,并且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劣质电热蚊香液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驱蚊喷雾和花露水的主要成分多为避蚊胺等,这些成分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使蚊子不敢靠近。但需要注意的是,避蚊胺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给儿童使用时。同时,使用时不要接触眼睛和嘴巴,喷在皮肤上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对于新兴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等产品,其驱蚊效果相对有限。这类产品主要依靠天然植物精油散发的气味驱蚊,但气味挥发较快,驱蚊时效较短,更适合短时间户外活动使用。而超声波驱蚊器、太阳能驱蚊灯等产品,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其具有显著的驱蚊效果,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此外,陈亮还提醒,无论使用何种驱蚊产品,都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说明,避免因使用不当对身体造成伤害。
本报记者 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