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时讯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3日
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富硒产品

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对我国富硒产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食品行业的热点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富硒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李谦,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毛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应用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序,就我省“富硒”产业发展前景展开探讨。

富硒产业蓬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富硒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力求在富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陕西在富硒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安康是全国天然富硒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硒谷”。安康成立了富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了《富硒有机食品品牌提升行动方案》《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等政策文件,在强化科研支撑、推进标准管理、突出链式集群等方面重点突破筑基赋能,激活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动力,推动了当地富硒产业发展。

3位专家均表示,富硒产业整体面临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各地富硒产品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毛帅表示,当前,我国对富硒农产品的标准主要以硒总量为依据(例如规定每千克≥0.3~0.8 毫克不等),而缺乏对硒形态和生物利用度的区分。这导致市场上“富硒食品”概念参差不齐,消费者易产生混淆。例如,两种富硒大米如果总硒含量相近,其健康价值却可能因硒的有机化或无机化形态不同而差异很大。仅依赖“总硒含量”作为产品标准的做法已无法满足产业健康发展的需求。

程序认为,目前市场上富硒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不良商家虚假宣传、违规添加硒元素,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声誉。

明确含量规范添加须制定标准

毛帅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科研机构牵头开展研究,探索利用基因工程或生物技术提高作物富硒能力的路径。同时,鼓励研发新型有机硒营养物或复合硒肥,实现对不同作物及组织中硒形态分布的精确调控。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修订和统一各地富硒营养食品标准,推广先进检测方法,支持出台富硒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引导企业规范生产、提升品质。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同步发展富硒深加工,推广富硒营养食品、饮品以及添加剂生产,提高饲料和畜牧养殖领域富硒投入,通过添加的方式,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程序建议,制定并实施富硒营养食品标准,明确硒含量及添加方式的规范,从源头上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富硒食品。

李谦介绍,目前,富硒营养食品标准体系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正处于申报流程的关键阶段。中国富硒营养食品团体标准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本报记者 唐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