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陕西师范实验小学的“三秦学生记者”陈昱琪对执勤民警进行采访。
6月7日,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的“三秦学生记者”叶锦颐在山阳中学考点外,对考生家长进行采访。
6月7日,陕西师范实验小学的“三秦学生记者”王李泽绪对助考单位进行采访。 本组照片由本报记者陈飞波 摄
今年高考期间,“三秦学生记者”在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带领下,在陕师大附中考点、西安市第八中学考点、陕西省山阳中学考点进行采访,以“三秦学生记者”的视角观察高考。以下是采访习作展示。
考场外的坚守
西安雁塔阳光小学六年级(2)班 “三秦学生记者”邓琳晞
高考期间,我作为“三秦学生记者”参与了采访,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考生们全力以赴的身影,还有考场外涌动着的一股股暖流。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中国水电三局设立的志愿者保障点,尤为引人注目。我采访了现场的志愿者,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6月7日早上下着小雨,天气凉爽又湿润。在采访中,我看到中国水电三局高考志愿者保障点,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正忙碌着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各种服务。他们准备的有矿泉水、铅笔、纸巾等物品。
志愿者们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坚守在风雨中,关注着考生和家长的需要,以便随时提供帮助。采访中,我了解到这些志愿者是放弃了休息时间,在考场外为考生保驾护航。他们为考生送上了真诚的祝福,用行动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一位志愿者说:“我虽然不是考生的家人,但愿意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祝福他们!我们在考场外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希望每位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为一名“三秦学生记者”,我见证了高考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也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能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善举,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老师点评:情感真挚,描写生动,通过对志愿者服务的描写展现了人间温情。语言流畅,立意深刻,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指导老师 杨琪
用相机定格感人的瞬间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四年级(7)班 “三秦学生记者”杨依晨
6月7日早上7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作为“三秦学生记者”,拿着话筒、背着相机,跟随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西安市第八中学考点。考点外都是考生和家长,还有好多志愿者。我不停地用相机定格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校门口,最显眼的是一顶“高考服务点”红色帐篷,上面写着“一举夺魁”4个大字。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打开一个箱子介绍道:“这里有眼镜托、擦镜纸,还有铅笔、橡皮,我们布置了20多个‘高考爱心小站’,帮考生解决一些小麻烦。”
考点外,穿着白大褂的孙医生接受了采访,她说:“遇到坐轮椅的考生,我们会和警察组成‘护送小队’,用特别的担架把考生顺利送进考场。”她打开急救包介绍道:“这里面有氧气袋,还有急救药物。早上7时,我和同事就来到这里,助力所有考生顺利完成高考。”
采访中,我们看到一位考生的爸爸手里拿着祈福香囊,他对我们说:“孩子进考场,我比她还紧张!但是我一直提醒她要放松,别紧张。”一位陪考的阿姨告诉我们,为了给孩子加油助威,她今天特意穿了红色旗袍,希望孩子能“旗开得胜”。
雨一直在下,但考场外依然站着许多志愿者及陪考的家长。我的小本子上记满了温暖的故事。原来,考试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许多人一起为考生守护着梦想。真希望这些参加高考的哥哥姐姐们,能带着大家满满的爱考出好成绩。
老师点评:“三秦学生记者”以自己的视角观察高考,选材鲜活,对现场观察细致,画面感很强,情感真挚温暖,语言活泼生动。指导老师 党运
努力就会有收获
西安雁塔阳光小学四年级(4)班 “三秦学生记者”王思潼
6月7日,我以“三秦学生记者”的身份,来到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目击了考场外许多动人的故事。
7时30分,考点外围满了考生和家长。在采访考生时,我看到多数考生不慌不忙,眼中流露着自信的光芒。一位考生对我说:“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每一科都能够发挥正常。”一位略显紧张的大姐姐,不停地翻看着手中的书本。一旁的家长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鼓励道:“别担心,放松心情,我们相信你能考好。”家长的话语里装着满满的爱与鼓励。
采访结束,我想: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考生有父母及家人的默默付出,有爱心志愿者的助威加油,只要自己放松心情,努力拼搏,一定会考出满意的成绩。未来我也会走进高考考场,我想,只要我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终会取得成功。
老师点评: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考生的拼搏姿态,又捕捉到家长们的温情守护,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指导老师 杨琪
一次特殊的体验式采访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四年级(8)班 “三秦学生记者”叶锦颐
6月7日,是高三学子翘首以盼的日子,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走进考场。当天,我们3名“三秦学生记者”,随同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陕西省山阳中学考点,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体验式采访。
考点外,一名正在执勤的交警有序指挥着来往车辆。我们采访了这位执勤交警:“请问你今天是几点来到现场的呢?今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说:“7时30分我们就到达这里了。这次,山阳县交管大队出动警力近百人、保障车辆20余辆,确保高考顺利进行。高考期间中午不撤岗,全力保障交通秩序和考生们的安全。”听了交警的介绍,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名志愿者叔叔在考点外忙前忙后,我对他进行了采访:“叔叔,你们是什么单位的?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什么服务?”志愿者叔叔指着服务台上面的物品说:“我们是山阳县志愿者联合会的,我们为考生们准备了雨衣、雨伞、矿泉水等物品,助力今年高考。”
在山阳中学门口,我们看见一位白发老奶奶,就立即上前采访:“奶奶,您是考生的家长吗?”奶奶笑着说:“是啊,我是陪孙女来参加高考的。”这位奶奶告诉我们,她今年75岁了,为了第一时间迎接孙女走出考场,她一直没有离开。她还说:“祝愿今年的考生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实现各自的梦想。”
11时30分,山阳中学里铃声响起,第一个快步走出考场的大姐姐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说:“刚刚考完的这一科,我感觉自己发挥正常,希望接下来的几科都能顺利,考出好成绩。”看着她那阳光自信的笑容和目光,我想,八年后我也会像她这样,高兴地走出考场。
经过这次特殊的体验式采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老师点评:作者采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文笔朴素,描写到位,写出了真情实感。 指导老师 吕雷
暖心护航高考
西安市浐灞第六小学三年级(3)班 “三秦学生记者”闵木兮
6月7日是今年高考首日。上午8时,我在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的带领下,前往西安市第八中学考点进行采访。
考点外,挤满了参加高考的考生和陪考的家长。现场,志愿者服务点格外醒目,桌上摆放着矿泉水、纸巾、备用文具等物品。采访中,志愿者代表杨先生说:“这些物品都是为考生准备的。盒子里还装着眼镜托、擦镜纸和眼镜布。高考中难免一些同学会遇到小状况,我们预备了这些小物品,希望能帮考生以更好的状态完成这次人生大考。”
在现场,我采访了西安市碑林区社区医院医护代表孙莉娜,她告诉我:“我们针对行动不便的考生,做了充分准备。如果考场上出现特殊情况,我们会和公安民警紧密配合,一起将考生平稳送入考场。在整个高考过程中,我们还会特别注意考生的身体状况,确保考生以安全、舒适的状态进场参加考试,保障考生顺利应考,让家长和学校放心。”
此次采访,我感受到了高考的氛围,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对高考的重视和付出。此次采访不仅锻炼了我,也让我收获满满。
老师点评: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真实具体,语言简洁流畅,展现了小作者良好的观察力、沟通能力和写作基本功。紧扣“关怀”与“助力”的主题,有效传达了高考保障工作中的温暖细节和社会支持的力量。 指导老师 王顺
温暖的守护
西安市浐灞第六小学四年级(4)班 “三秦学生记者”高锦程
6月7日,是我第一次以“三秦学生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我穿着“三秦学生记者”的马甲,带着采访本,和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一起来到西安市第八中学考点采访。
在现场,我首先采访的是一位姓马的叔叔,他是一位高考志愿者。在蓝色的帐篷下,他接受了我的采访。当我问他准备了哪些物品帮助考生时,马叔叔笑着说:“都是一些考生有可能用到的物品,有擦眼镜的布、雨伞,还有创可贴、矿泉水等。”
在考点入口处,我和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共同采访了正在雨中忙碌着的一位警察。他有条不紊地引导着考生有序入场。在采访中,我们得知他这次是专门负责西安市第八中学考点的交通安全。“考生请往这边走,这是最近的通道!”这位民警一边忙着引导考生进入考场,一边提醒路边陪考的家长注意安全。他还告诉我,为了给考生提供安静的环境和良好的交通秩序,他7时30分就来到这里,已经工作一个多小时了。现场虽然人很多,可是大家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他祝愿考生一切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最后,我采访了一位高考志愿者。这位志愿者站在雨里,举着“祝所有学子一举夺魁”的牌子,他的衣袖和裤脚都湿透了,而他全然不顾。他说:“大家都是为考生加油打气的,祝福考生考出更好的成绩。”
采访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衣服已湿透了,但我心里却暖暖的。原来,考场外还有很多人在为高考的孩子们默默付出,守护着考生的安全,陪伴考生经历这样一次人生大考,希望考生们考出好成绩,梦想得以实现。这真是一次难忘的采访。
老师点评:紧紧围绕“第一次当学生记者”的采访经历展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指导老师 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