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专题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园区协同驱动 “六新”产业助力发展
清涧县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耳朵上有黄耳标的“代孕妈妈”。

清涧酸枣。

清涧县西部粮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文杰介绍粽子加工过程。

清涧万头黑牛(和牛)智慧牧场。

初夏时节的陕北高原,榆林市清涧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在清涧万头黑牛(和牛)智慧牧场的胚胎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通过显微镜观察受精卵发育状况;标准化厂房的酸枣深加工生产线上,一颗颗酸枣正在被转化为高附加值保健品;爱豆科技的数字经济孵化基地中,新农人们对着镜头熟练推介“塬上清涧”品牌农产品,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清涧县的产业新图景。

创新现代养殖模式 全力打造“清涧黑牛”品牌

沿着清涧县标准化厂房至折家坪镇的产业带,一条覆盖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形。清涧万头黑牛(和牛)智慧牧场位于清涧县玉家河镇邢家沟村,该项目是清涧县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总投资5.4亿元。基地占地面积1280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场区包括隔离区、繁育区、育肥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饲料区、设备区、生物工程胚胎实验室、动物检验检疫区、农户养殖技能大讲堂等功能区。目前,黑牛存栏13000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的万头高端肉牛养殖牧场。

据了解,该牧场全面采用自动化设备,引入中央厨房系统,对肉牛饲喂实施全自动化管理。饲料的称重、输送、搅拌及撒料等全过程均由PLC系统集成中央管控,确保精准饲喂和高效育肥。通过精准环控、自动称重分群、发情健康监测、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先进系统,智慧化采集饲喂数据、健康状况、发情情况及环境控制等关键信息,仅需少量技术员即可高效管理万头牛,真正实现了“工人少、效率高、品质优”的现代养殖模式。

“耳朵上有黄耳标的是‘代孕妈妈’,通过耳标上的数字,我们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查到这头牛的出生日期、配种信息、产牛犊的时间等详细信息。”清涧万头黑牛(和牛)智慧牧场工作人员曹梦梦告诉记者,牛舍里红色耳标的小牛是纯血母和牛,绿色耳标的小牛是纯血公和牛,黄色耳标的小牛是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后的小牛。该牧场以澳洲纯血和牛作为供体牛,澳洲安格斯牛作为受体牛,借助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及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逐步构建起良种和牛与安格斯牛的育种群体。同时,采用科学的饲养配方和高效的育肥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雪花牛肉,全力打造国内顶级的“清涧黑牛”品牌。

打造酸枣全产业链条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清涧县在巩固提升“枣、畜、药、旅”等产业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抓好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文旅、新服务等“六新”产业。

“目前,公司已建成11000㎡野酸枣生产车间、2550㎡酸枣研究中心、14000㎡晾晒场、3650亩野酸枣栽培标准化示范基地,有酸枣仁提取生产线、口服液、片剂以及连翘生产线各1条,酸枣仁压片糖果、口服液、固体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均已上市。”陕西黄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营业务为野生酸枣的药用提取及陕北道地药材的加工销售,采用“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

2024年,该公司先后被评为“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酸枣仁被纳入同仁堂供货目录,实现年产值2亿元。该公司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0多个、季节性务工岗位300多个,带动2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形成集“基地、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强品牌 拓市场 要效益 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发展

清涧县按照“553”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传统农业由原来的种养殖、初加工,向拓市场、强品牌、深加工转变。由上规模、上数量,向要质量、要效益转变。

“前几年做杂粮的过程中发现,收回来的杂粮精选后,有30%的非商品粮,这些杂粮品相不好,但品质很好。我们就把这部分品质好的杂粮留下来做了面粉,但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杂粮面粉市场接受度不高。那怎么办呢?我经过考察调研发现,一定要深加工产品,创新产品才能适应市场,于是就把杂粮面粉再做成杂粮馒头。去年投产以来,每天能卖4万个馒头。但仅仅是馒头还有点单调,我们又出去市场调研,又开发了杂粮粽子,现在销售量很好。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出杂粮豆浆。”清涧县西部粮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文杰说。

2015年,刘文杰返乡创业,回到家乡清涧县,创办了清涧县乡情农业专业合作社。2017年,他又创建了清涧县西部粮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公司。现有种植基地42.1万亩,加工厂 4 个,分公司 14 个,全职员工 300 多名,创办了“西部粮仓”“粟如金”“手艺人”3 个自有品牌。他的卓越贡献使他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陕西省种粮大户”等多项荣誉。

粉条是清涧县的知名特产,从每天生产150公斤粉条的小作坊,到每天生产量达1万多公斤粉条的大工厂,清涧县红旗沟粉条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0月在清涧工业园区成立,专注粉条、粉丝、粉皮,酸辣粉,蔬菜粉等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历经十多年发展,已成为管理规范、工艺先进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凭借对品质的坚守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该公司不断投入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如今,公司拥有现代化设备与先进工艺,产品向深加工迈进,附加值与竞争力大幅提升。

“目前,我们公司规模持续扩大,设有两个厂区。一厂区传承传统粉条加工工艺,另一厂区专注深加工产品,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公司占地25亩,拥有2000多平方米无菌生产和包装车间,多条生产线,硬件设施完备。65名在职员工组成专业团队,在科学管理下,公司年产值达6800万元,总资产3500万元。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直接和间接带动560人就业,年均助农销售粉条650万元,惠及260户涉农家庭。”清涧县红旗沟粉条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六新”产业助力发展 提供可复制的“清涧方案”

当黑牛胚胎移植技术遇见数字新农人,当野酸枣碰撞现代生物科技,传统农业县展现出惊人的创新活力。清涧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打好“八场硬仗”,坚定“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突出抓好“七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干在实处。

清涧县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牵引,借助“一县一大事”政策和资金支持,依托现有1000多亩储备用地和9.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在原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园基础上,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布局,打造新型工业产业园。在爱豆科技公司院内投资3900万元建成占地9100平方米的公共实训基地,发展数字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园。在标准化厂房至折家坪沿线,发展红(酸)枣、黑毛土猪、黑牛“三特”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畜头肉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随着三大园区集聚效应持续释放,“六新”产业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清涧方案”。

文/图 张谨薪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