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长安城防图’线索时间线矛盾。”“你这句话有漏洞,我在单位搞了几十年数据分析,不会被轻易糊弄。”近日,在位于西安市洒金桥的领潮老年俱乐部,几名平均年龄60余岁的老年人正在玩一场剧本杀游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正不断提升。当下的老年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在健康养生、文化娱乐、旅游出行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烈的消费欲望。
新型退休俱乐部让银发族“潮”起来
在领潮老年俱乐部里,“乐龄拍客团”成员李援朝半蹲着身子,手机镜头对准窗外暮色中的古城墙,嘴里还念叨着老师教的构图技巧:“低角度、黄金分割线。”
半个月前,他发布的西安美食视频在社交平台收获了2000多个点赞,如今的他已成为俱乐部里的“短视频达人”。
这样的热闹场景,每天都在西安的新型退休俱乐部里上演。不同于传统老年大学,这些以潮流活动为主的俱乐部,正成为银发族们拥抱新生活的“快乐星球”。
这些俱乐部将剧本杀、爵士舞等年轻人热衷的项目进行“适老化改造”,还创新推出了跳蚤市场、身临其境影视剧配音、户外研学等活动,让退休生活“潮”起来。
“以前总觉得退休后生活就该是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没想到现在还能玩年轻人爱玩的桌游,真是让我们赶上潮流了!”王阿姨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老年大学注重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同,这些新型退休俱乐部更强调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
比如短视频课堂上,俱乐部的学员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而是生活中真正的“拍客”。当学习完短视频这门课后,学员们在任何想记录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找到好的角度,甚至完成后期的剪辑。
有些学员会将学习成果发在社交平台,只为记录和分享。“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学到新技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找回了年轻的感觉。”参加短视频课程的李彩玲说。
数据显示,西安目前已有多家类似的新型退休俱乐部,学员中女性占比超九成,年龄主要集中在50-65岁之间。
银发经济激活消费蓝海
昨日,在西安市翠华路68岁退休工程师周明远的家里,客厅一侧的智能按摩椅正缓缓运转,手腕上的健康监测手环不时闪烁蓝光。患有慢性疾病的他,每月在保健品和医疗器械上的支出超过2000元。
“年轻时总觉得身体是铁打的,现在明白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周明远边说边展示他新购入的智能血压仪,“这设备能自动记录数据、生成健康报告,还能直接发给儿女,他们在外工作也能放心。”
《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不同于传统银发族的精打细算、谨慎花钱,如今以“60后”为代表的银发族群体个人自主意识增强,在消费支出上比年轻人预期更乐观。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9月,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购物用户数、成交金额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8%、187%、105%,消费增速一点也不逊于年轻人。从基础的吃穿、个护,到数码、家电等科技新潮,再到家政保洁、搬家货运等服务型消费,银发族的购物种类愈加丰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报了个坐火车去南京的团,4天3晚花费2700多元。”7月3日,记者见到退休教师吴敏时,她正在收拾行李,“退休后就想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现在隔两个月就出去转一圈,放松一下。”
作为“银发游”的忠实拥趸,吴敏每年都要搭乘旅游列车出行:“坐着火车看风景,一路上和同龄人谈天说地,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年轻时做梦都不敢想。”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国铁集团组织开行的旅游列车共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据测算,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我国银发经济处在加快发展阶段。
据此前西安市民政局消息,西安市在全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到2028年底,西安市新时代“银龄行动”将实现“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杜淼 袁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