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以实地走访、深度调研等形式,深入我省各地的重点企业和园区,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立体呈现各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结提炼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和普遍规律,推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迈出更新、更实的步伐。
西科控股:金融活水润“雨林”
7月7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探寻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西科密码”。
步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展示中心,科技魅力扑面而来。鲲游光电翻译眼镜实现外语实时转换,知象光电扫描仪快速生成3D模型数据,中科微光医疗设备清晰呈现人体血管,这些成果正是西科控股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
“科技金融曾是成果转化的‘拦路虎’。”西科控股董事长、总经理曹慧涛表示,公司率先通过政府创新举措,构建科技金融“郑国渠”体系,让资金精准流向硬科技领域。
在“雨林生态”创新模式下,西科控股打造全要素服务体系。从天使投资到专业团队支持,从银行贷款对接、高端人才寻觅,到应用场景搭建与全球资源链接,服务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我们坚持10年长线投资布局,2023年投资收益综合指标全国第一。”曹慧涛介绍,凭借早期技术投资优势,公司形成“盈利反哺探索”的商业闭环。
投资与园区运营同样贯彻长线思维。园区自持房产,按需为企业定制服务,成熟后才选择性出售。入园企业审核严格,70%-80%为已投企业,其余也需经专业评审,确保生态“硬科技”纯度。
截至目前,西科控股已投资孵化556家“硬科技”企业,总估值6799亿元,培育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与19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光子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新能源等多个前沿产业集群。作为中国“硬科技”理念发源地,西科控股正以创新实践呼应国家“双中心”建设战略,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陕西北人:铸就全球行业标杆
7月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走进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北人”)探寻印刷机械制造领域的创新密码。
公司生产车间内,3万余平方米的空间内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厂房洁净无异味,70%的生产环节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尽显智能制造转型活力。作为国内印包企业的龙头,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陕西北人始终致力于印刷包装及工业基材涂布设备的研发制造。从小小的透明胶带,到汽车贴膜,再到家装岩板的纹理、电池里的精密涂层,原来生活里那些习以为常的细节,大多是从这里“印”出来的。
“生产不只是制造,更是技术与创新的持续碰撞。”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办公室主任宋勇的话,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逻辑。作为行业创新标杆,陕西北人拥有国内实力领先的印包行业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载体和人才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承担了“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研攻关项目,主持制定10项国家标准,累计取得授权专利400余项,发明专利120余项。在市场拓展与认证方面,产品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率先在行业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多项产品通过CE国际认证。
“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我们始终以创新为引擎,在技术突破与标准制定上持续发力。”宋勇表示,未来,陕西北人将继续秉承“诚信经营、技术领先、科学管理、学习创新”的理念,以智能设备制造为核心,向提供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技术一体化的综合系统服务商迈进,在印刷机械制造领域稳步前行,铸就全球行业标杆。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