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钱学森实验班课程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遵循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创设的“钱学森实验班”是该校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次行动。学校创设了附中少年班、创新实验班、人工智能实验班。
西安交大附中招生与考试办公室主任陈晓军介绍说:“‘钱学森实验班’采用‘3+3’初高中贯通式培养,通过学校自主研发的四门特色校本课程来落实‘智慧教育’。”思维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学校开发的第一门课程是《思维方法导论》,从初一、初二4个学期到高一、高二的前3个学期,共开发了7本教材,系统地教授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与人格塑造》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具备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科融合。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接近科学和科学家。《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类似研究性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这门课程可以理解成是前三门课程的“集成”。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集中呈现了思维、心理、知识、能力、素养等综合发展因素。
“教育是重在实践的行业,反对‘死刷题,刷死题’。”陈晓军说,“钱学森实验班”推动跨学科教与学,让学生有跨学科视角,能全方位打开学生认知格局,建立系统思维,打通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的边界,培养跨学科思维方式,通过丰富学科实践,学以致用,目标指向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未来担当一流科学研究、创新发明、行业领军的卓越人才。
马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