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2日
从“以旧换新”看消费升级

家电卖场悬挂的补贴政策吸引顾客选购。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上半年,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9.82亿元,同比增长6.9%。这一增长的背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在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掀起消费升级热潮,市民的生活也发生着实实在在的改变。即日起,三秦都市报推出“消费新趋势”系列报道。

汽车“换能”:绿色出行成新风尚

市民张磊上半年消费账本上第一笔大额支出,是今年6月换的一辆比亚迪秦PLUS EV。“旧车是辆开了8年的燃油车,评估价3万元,加上‘以旧换新’2万元补贴,相当于直接抵扣了5万元。”他翻着手机里的购车凭证,“原价15万余元的车,叠加厂家补贴和店内优惠,最终11万元出头就拿下了,比预算省了近4万元。”

8月1日,在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S店展厅内,林晓正仔细查看一款比亚迪唐DM-i车型。动感且科技感十足的车身设计吸引了她的关注,而更让其心动的是购车价格。

“这款车原价超过18万元,叠加国家补贴、现金优惠及厂家补贴后,最终购车成本降低了4万余元,这样的优惠力度超出预期。”林晓说。导购王女士表示,当前正值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利好期,“以旧换新”等国家补贴政策为消费者带来了切实优惠。“仅‘以旧换新’一项,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即可享受2万元补贴。”王女士说,叠加厂家推出的专项补贴及店内现金优惠,部分车型的综合优惠幅度十分可观。以比亚迪唐DM-i为例,消费者最高可节省4万元购车开支。

张磊算过一笔账:“以前油车每月油费得600多元,现在电车充电每月才100多元,一年能省5000多元。”这让他对绿色出行更有动力,“环保不说,节省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

家电“换智”:智能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市民账本里,家电换新占了不小篇幅。“最实用的是那台智能空调。”市民赵建斌点开手机APP演示,“下班前远程打开,到家就凉快,原价4999元,一级能效补贴20%,实际花了3999元。”

李家村万达智选电器里,店员小郭正给顾客介绍最近卖得好的空调:“现在年轻人换家电,都认准智能款。”不远处的全屋智能专区,店员李女士演示着语音控制:“‘小艺小艺,打开回家模式’。你看,灯光、窗帘能自动调节,下单的客户里年轻人居多。”

市民周俊辉账本上记着:智能洗衣机补贴后省了800元,扫地机器人叠加优惠省了600元,“以前想着智能家电贵,现在有补贴,普通人也能轻松过上‘科技生活’。”

家装“焕新”:适老改造暖人心

市民郑卫国家的老房改造是账本里的“重头戏”。“爸妈年纪大了,卫生间装了防滑地板和扶手,用旧家具换新抵了2000元,加上适老化补贴1500元,实际花得比预算少了近一半。”他指着智能坐便器说,“这个带加热和感应功能,老人用着方便,补贴后才花了1800元。”

含光路大明宫建材家居城内,市民吴梦琪咨询着家具换新事宜:“旧家具处理费比家具还贵,‘以旧换新’帮我省了钱,还有补贴,挺满意。”销售员王先生介绍,护理床、助听器等九大类适老化产品最高补贴2000元,符合一级能效的补贴达20%,“刚才一位消费者买的智能门锁,补贴后才花了800元。”

截至6月30日,陕西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782.86万件,带动消费571.64亿元。居民消费账本里每一笔大额支出都藏着政策红利。从以前的“凑合用”到如今的“选精品”,购物车的变化,就是生活品质提升的最好证明。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史婉婷 何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