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毅伟)近日,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受洪水影响,水源易受污染、环境卫生条件恶化,加之人口聚集等因素,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近日,陕西省疾控局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欣教公众如何防范肠道传染病。
饮用水安全,首选是瓶装水、桶装水和属地的安全饮用水。自供水的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冲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才能使用。自来水首次使用前,要放空滞留在管道里的水,直到无色无味。切记,水要煮沸之后再饮用。
不食用被洪水浸泡、腐烂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不捡食淹死、病死的禽畜;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分开加工,避免交叉污染;食物必须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产品;瓜果需洗净去皮后食用,凉拌菜尽量少吃或不吃。
养成“勤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后、处理食物前,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不方便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剂。
清除积水和淤泥,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够回迁入住。墙面、物体表面和地面,可以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者擦拭消毒。日常用品可以通过煮沸或者曝晒来消毒,房屋要全面彻底通风、干燥,确保空气清新之后再回迁入住。
采取安装纱窗等措施防蚊蝇,妥善储存食物以防蝇虫污染;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避免鼠类排泄物污染环境。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皮疹、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接触史,避免带病上学、上班,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