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实战演练 筑牢“安全堤坝”

演练现场。

“冲锋舟注意!前方发现‘溺水者’!”8月8日,在西安汉城湖景区水域,随着指挥员急促的指令,3艘冲锋舟迅速切换“O型”编队,救援队员以活饵救援技术精准捞起“溺水者”,现场随即展开心肺复苏急救……这是未央区社会力量协同联动气候灾害与水域救援演练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

本次演练由未央区委社会工作部、西安市未央区应急管理局、西安市未央区民政局联合主办,模拟“极端天气引发城市内涝致人员溺水”险情,设置险情预警、应急响应、水上搜救等全流程科目。70余名来自街道、医院、企业的志愿者,在专业教官指导下完成冲锋舟编队行进、障碍规避等高难度动作。“救生衣卡扣必须进行3次检查,头盔系带要紧贴下颌。”教官反复强调,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存在风险隐患。

“以前以为会游泳就能救人,今天才知道要掌握水流力学、急救技术等整套体系。”来自未央湖街道的志愿者王磊感慨道。来自谭家街道的志愿者李娜是一名护士,她深刻体会到野外急救与医院处置大不相同:“‘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把握止血带黄金时间,这些实战技巧弥足珍贵。”

活动现场,新成立的未央星火工程机械救援队正式揭牌。该队理事长张芝科介绍,将建立涵盖挖掘机、起重机等设备的应急资源库,标注性能参数、操作员联络方式,确保灾害时“一键调度”。同时,开展设备应急改装、复杂地形操作等专业化培训。

未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活动既检验了志愿者队伍技能,也通过“安全家园·三一响应项目”整合了群团组织、企业救援队等社会力量。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班理特别肯定演练体现的“政社协同”优势:“从预警响应到心理援助,展现了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中的独特价值。”

文/图 本报记者 姬娜 实习生 程润阳 廖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