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成宫景区。

《千年九成宫》演出现场。

美丽的麟游县城。

麟游半程马拉松赛事。

盛夏时节,当持续的热浪席卷各地,平均气温只有 21.7℃的麟游县凭借其天然生态、绿色清凉的独特环境,成为广大市民炙手可热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目的地。外地游客不断增加,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护底历史生态 厚植发展根基
隋唐时期,麟游兴建了闻名的避暑离宫 ——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当时是皇家的避暑胜地。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杖导醴泉,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近年来,麟游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优质的生态资源,以融合文旅商体、强化要素保障等为抓手,将清凉资源转化为强劲发展动能,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避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先后建成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1号、2号、4号殿保护展示项目等工程。
“这里空气太清新了,绿化做得特别好,完全感受不到夏天的燥热。”来自长沙的杨女士高兴地说。
“西安气温太高了,还是麟游凉快!我连续三年来这里避暑了,这次要住一个月。”来自西安的李女士说。
据了解,近五年,麟游县累计造林3.09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70.04%,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的负氧离子浓度,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先后荣获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绿化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生态康养旅游最佳目的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融合文旅商体 打造避暑名片
6月27日,备受关注的大型实景山水演艺《千年九成宫》又开始演出了。这部实景剧依托麟游厚重的历史文化,运用现代声光电及定制化水幕投影技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宫廷生活与文化魅力。该剧由西安歌舞剧院创排上演,上演后观众反响热烈。
“以前,我们对麟游了解不多,看了《千年九成宫》,现场效果太震撼了,完全不输大城市的演出!”来自西安的游客崔先生赞叹道。
“《千年九成宫》太好了,看了这部剧,仿佛看到了大唐盛世的壮阔场景,太震撼了。”成都的侯先生兴奋地说。
据介绍,该剧在去年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演出60余场,在演出过的场次中,每场观众平均达900多人,几乎座无虚席。该剧不仅扩大了麟游的影响力,也带动了周边的消费,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千年九成宫》演出导演万璐娜说:“今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型圆舞台、新角色等众多新元素,从剧本架构、舞美科技、演职协同等维度突破传统,为观众带来颠覆性的感官享受。”
为了充分发挥九成宫4A级景区、九成宫省级康养旅游度假区核心辐射作用,打响“麟游九成宫、千年避暑城”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体验,麟游县先后配套建成怡心谷康养度假区、滨水商业街等一批精品项目,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精品活动。比如夏季半程马拉松赛以及伏羊美食节、纳凉晚会等。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中共麟游总支・特支旧址、崔木知青大院和崔木龙岭山庄联动建设,打造出了一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极大地方便了游客了解麟游,关注麟游,宣传麟游。
强化要素保障 护航“避暑经济”
为了把麟游的“避暑经济”推向深入,今年,麟游县出台了一系列兴文旅促消费政策,并与全国各地的多家旅行社、自驾游组织达成深度合作。同时,还通过了2025年电子消费券发放工作方案,游客餐饮、商超、成品油等消费可享受满减补贴。
“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麟游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我们旅行社也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来麟游避暑。”陕西爱尚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汪蓉说。
更令人惊喜的是麟游交通网络很完善,为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311省道县城至良舍公路、竹林至经开区公路、崔庙常公路三条公路近期竣工,进一步释放麟游在旅游、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发展潜力。新修建的麟游至法门寺高速公路已经正式通车,让九成宫景区与法门文化景区等知名景点串联成线,彻底打破交通瓶颈,实现从“资源孤岛”到开放枢纽的转变。目前,麟游已经正式融入了大西安“1.5小时经济圈”,成为一方备受市民关注、向往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土。
任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