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过1100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良好态势日益增强。
全民健身日的火热场景也是全年运动健身热潮的缩影,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生动局面。
从路跑赛事蓬勃开展、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推广普及,到“村超”“苏超”等赛事的相继“出圈”,群众体育不断涌现新亮点,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群众体育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群众健身更加方便;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7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和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
“十四五”期间,我国先后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运会,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最集中的一个时期,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两届夏季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和一届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我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项目越来越多,也让更多的运动员有机会在奥运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和高超的竞技水平。
随着“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积极推动以赛事为引领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等大型赛事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显著增长;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等职业赛事门票销售火爆;2024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总收入超8000万元;“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超380亿元……
“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高志丹介绍,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户外运动发展成果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了新的动力。
高志丹说:“我们将在全力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据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