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8月19日0时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网约车司机群体热议,同时也让习惯低价出行的乘客开始重新计算通勤成本。
8月20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证实,该文件属实,目前正督促各平台执行。
《通知》显示,近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中投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采取“一口价”“特惠单”等方式实施低价营销和恶意竞争,该行为严重扰乱西安市出租汽车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与各方权益,现就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有关事项进行通知。
《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低价营销”。从8月19日0时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调整运价必须提前征求驾驶员意见建议,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实施。要求“严格遵守价格法规”。
《通知》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及聚合平台企业严格明码标价、禁止不正当竞争,并规范收费行为。同时,该文件要求,各平台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限期自查整改、健全内控机制,并加强内部管理。
对于《通知》的发布,网约车司机反应不一。网约车司机张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接的单中有不少是“一口价”或“特惠单”,每单比正常运价低3元至5元,而且遇到堵车、绕路时,成本需自行承担。“平台说‘薄利多销’,但我们的时间和油钱固定,单量涨了,收入却少了。”张师傅表示,此次政策让不少司机看到“劳动价值回归”的希望。然而,刚入行两个月的王师傅却有些担忧:“没了低价订单吸引乘客,单量可能下降。我还在磨合期,服务分不高,以前靠特惠单攒单量,现在怕接活少。”
对乘客而言,“一口价”“特惠单”的消失不仅意味着出行支出增加,还打破了他们“价格确定性”的安全感。市民赵先生称:“以前叫车时显示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现在堵车、绕路都会加价。”但也有乘客认为,合理涨价能提升服务质量。
8月20日下午,记者查看各网约车平台,发现“一口价”“特惠单”仍在。一网约车平台负责人透露,低价订单是平台争夺市场份额的“利器”。他坦言,“平台盈利模式仍依赖‘抽成+补贴’,暂停低价订单可能导致用户流失,但合规是底线,平台正在调整计价模型,力求让司机和乘客都能接受。”
本报记者 陶颖 实习生 向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