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人的朋友圈里,“漫画云”不时刷屏。古城墙在澄澈天空下勾勒出清晰轮廓,大雁塔顶与棉花糖般的云朵相映成趣,护城河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随便一张都是壁纸级美景。这场“西安蓝”的视觉盛宴,既是多年大气治理的成果,更离不开每位市民的参与。
“以前拍古建筑,总盼着遇上好天气,如今几乎每天都能捕捉到蓝天白云与历史古迹同框的画面。”西安摄影爱好者王强明翻着手机相册,语气里满是欣喜。他坚持拍摄西安的天空已有7年,最直观的感受是“蓝天天数越来越多”。
市民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悄然改变。早些年,王强明在街头拍摄时,常有人不解:“天空有啥好拍的?”如今,他发起的“西安蓝”摄影征集,3天就收到2500多张照片,有阳台拍的天空特写,有骑行时抓拍的街景,还有无人机视角下的城市全景。社交媒体上,“西安蓝”相关话题阅读量早已突破千万。
每天7时,上班族李玲都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西安的街道上。“一开始只是觉得骑行方便省钱,后来了解到少开一天车就能为‘西安蓝’出份力,就更要坚持了。”如今,像李玲这样选择绿色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地铁线路延伸、共享单车遍布、步行绿道串联社区,绿色出行成了新风尚。
“买菜带布袋,买水果自带网兜,这已经成了习惯。”市民王瑞展示着随身携带的折叠环保袋,他不仅自己践行绿色消费,还优先选择有环保认证的产品,“多支持环保企业,慢慢就能推动更多企业走绿色发展路。”
环保的力量,更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中传递。李玲骑行时,常会和同事分享沿途看到的蓝天美景,如今办公室已有5人加入骑行队伍;王瑞在小区微信群里分享白色污染的危害后,越来越多的邻居开始自带购物袋。
“西安蓝”是城市与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开一次车、多一次旧物改造、坚持绿色消费都是在为蓝天白云添砖加瓦,全民环保的氛围便会愈发浓厚,蓝天白云也将成为这座城市最寻常的底色。
本报记者 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