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从“被动使用”到“空间共建”
为流动儿童打造成长乐园

本报讯(记者 王嘉)近日,由世界宣明会支持、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实施的 “西安市流动儿童保护与发展项目第二期(共筑家园 Ⅱ— 流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在西安市长安区温国堡社区、东崔家庄村、东韦村同步开展儿童活动公共空间改善行动,推动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建设。

传统社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往往忽视儿童的真实诉求,陷入“设施使用率低、互动性弱” 的困境。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前期调研发现,流动儿童对社区活动空间的诉求集中在三点:一是安全保障不足,部分社区缺乏基础防护设施;二是趣味体验欠缺,不少孩子直言 “活动室不好玩”;三是参与度有限,大部分儿童表示“从未参与过社区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项目提出 “儿童主导、社区共建” 改造理念,打破传统 “成人视角” 设计局限,从设计风格选定到空间细节布置,全程邀请儿童与专业设计师联合共同打造出契合成长需求的 “专属乐园”,助力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建设。

项目通过儿童主导参与式设计、科学化空间改造及多元化服务植入,为流动儿童打造真正契合需求的成长乐园。据介绍,活动通过儿童小组成员社区走访,投票参与等多种形式让“一米高度”的设计发声。在温国堡社区,25 名儿童通过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选出最心仪的空间设计方案。7 岁的李乐乐指着设计图提出 “想要一个心情涂鸦墙”,这一想法最终被纳入 “互动成长区”设计,转化为可造型涂鸦板;在东崔家庄村,孩子们针对阅读区改造提出 “书架要矮一点、书皮颜色要鲜艳”,设计师随即调整书架高度至 1.2 米以下,并按色彩对图书分类,8 岁的乐乐兴奋地说:“现在我能自己找到所有绘本啦!”东韦村则在 “独一无二的我”墙面上专设儿童作品展区,孩子们的手工、绘画作品通过磁吸框架动态更新,还搭配每周评选机制,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空间改造围绕 “安全、有趣、赋能、参与” 四大维度精准发力。

通过多样化的功能区设计,划分绘本区、涂鸦墙、成长互动游戏区等功能分区,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兴趣;融入色彩丰富的墙面、可触摸材质、可变化展示板,搭配太空、卡通动物等主题装饰,让学习与玩耍自然融合。在友好空间设计中鼓励儿童参与空间规则制定与活动策划,培养表达能力与责任感;阅读区配备适龄书籍,创作区提供绘画手工材料,互动区通过合作游戏促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成长记录墙、勋章奖励等设计,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与成就感。与此同时,建立投票选择装饰风格、共定空间规则、展示个人作品等参与机制,设立 “儿童观察员”“儿童议事会”,让儿童从 “被动使用者” 转变为 “空间共建者”,增强社区归属感与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