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嘉)9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省财政厅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力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前8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660.9亿元,科学技术、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39.9%、4.7%、4.5%、4.4%,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陕西省全力支持扩投资促消费。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940亿元,较上年增长10.1%,支持重大水利、公立医院、市政工程、产业园区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债券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30亿元,较上年增长57.5%;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86.3亿元,较上年增长41.8%;安排省级基建、交通、水利等投资类资金118.8亿元,较上年增长3.1%,有力保障全省重点投资项目、“两重”项目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统筹整合财政新增资金、专项资金、国资预算,有效支持西康、西十、延榆等五条高铁顺利推进。
同时,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3C数码及智能穿戴首次纳入补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方式,目前已下达62.4亿元,有效促进了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扩量;加快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
按照税款所属期,今年上半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90亿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同时,聚焦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整合“政府+国资”创投资源,省财政厅发起设立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制定科创母基金管理办法,将改革性、突破性举措在科创母基金先行先试,有效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赋能秦创原提质升级。发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子基金设立及投资进度,今年以来,新设子基金4只、规模51.7亿元。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安排24.8亿元,支持兑现就业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等政策,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同时,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安排272亿元,继续实施全覆盖的学校经费保障政策,支持“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改善各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落实普惠托育和老年助餐奖补政策。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加强大遗址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助力文艺精品创作,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全力支持粮食生产,统筹57.9亿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支持5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筹措127.1亿元,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