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昌永)巍巍秦岭,诗道终南;泱泱中华,心意长安。9月14日晚,2025“诗意·秦岭”主题文化活动在翠华山脚下精彩上演。活动以秦岭和山水田园为实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尽赏唐诗之美,让千年前的唐诗之花绽放当代。
此次活动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挖掘秦岭北麓生态和人文价值工作专班办公室、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西安市林业局)以及长安区委、区政府共同承办。活动以秦岭为魂,唐诗为脉,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通过经典唐诗的当代解读、全新演绎与创新表达,打造一场“触摸秦岭山水、对话千年文脉”视听盛会,宣传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的重要意义、工作部署及举措进展,讲好秦岭故事、唐诗故事和西安故事。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秦岭、长安、唐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通盘考虑,分为序曲“诗从长安来”“唐诗之美”“我爱唐诗”“唐诗颂歌”以及尾声“意向千秋去”五个篇章,通过唐诗讲解、歌舞情景、对诗诵诗、民乐流行、秦腔秦歌等多种文艺形式的创演,共同彰显唐诗文化。
夜幕降临,光影交错。演员们身着华服,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浪漫的氛围,带领观众回到千古名篇的“诞生”时刻……不断变换的场景,一幕幕精彩的演出,将千古名诗场景演绎得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尽赏唐诗之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唐诗”。互动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以唐诗名句接诵形式,展现出唐诗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节目创新演绎的《使至塞上》,将观众带入塞外狂沙的世界,共同领略意境雄浑的边塞风光,激起心中永远炽热的家国情怀。节目最后,随着艺术家们激情澎湃的《将进酒》演唱,大家纷纷鼓掌,在热烈的气氛中,此次活动落下帷幕。
据悉,西安市将重点以沿山6个区县为主体、环山旅游公路为主轴、整合区域内文物遗址、民俗古镇、重点景区等,打造兼具保护传承利用、公共服务、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秦岭终南山文化公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的重要支点、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增进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高标准组织实施“诗意·秦岭”“非遗·秦岭”“秦腔·秦岭” 等主题文化活动,努力讲好秦岭故事,推动秦岭北麓生态和人文价值创新性发掘、创造性转化。
目前,西安市已正式启动打造“唐诗之都”计划,推动唐诗文化与市民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劲冲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一步步把“诗与远方 皆在长安”的愿景嵌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