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2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健身正当时
创新+多元 体育消费新动能不断释放

扫码看视频

小朋友进行攀岩运动前的准备。

清晨6时,晨曦微露,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健身步道上已响起脚步声。68岁的张兰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舒展四肢,身旁的广场舞队伍踩着悠扬旋律翩翩起舞,衣袖翻飞间满是活力。黄昏时分,写字楼里的年轻人走出办公室,有人换上运动装奔向健身房,有人骑上山地车驶向绿道……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到精神矍铄的银发族,不同年龄段人群正以多样化方式投入运动,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少年“攀”新高:少年儿童体育消费成市场新增长点

“脚踩稳岩点,手抓牢上方支撑,身体重心慢慢往前倾!” 9月20日上午,彼德兔攀岩馆内回荡着教练有力的指导声。岩壁之上,10岁的王梓涵眼神专注,小小的手掌紧紧抠住岩点,小腿用力蹬着岩壁,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最终成功登顶。当他转身对着下方的父母比出 “胜利” 的手势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这是孩子第三次来上攀岩课,现在每周都主动要来。” 王梓涵的妈妈刘女士笑着说。此前她尝试过让孩子学书法、画画,可孩子始终提不起兴趣。直到一次全家逛商场时,孩子看到攀岩体验区,主动提出要尝试。“没想到一接触,他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刘女士说,现在给孩子报了系统的攀岩培训课,还购置了专业的攀岩鞋、护具。

记者在攀岩馆内看到,当天有10余名学员正在上课,年龄跨度从6岁到14岁。场馆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年底场馆开放以来,攀岩课程的报名人数每月都在递增,不少家长需要提前两周预约课程。“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像攀岩、击剑、马术这类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运动,很受青少年和家长的青睐。”该负责人表示,除了相关课程,青少年体育装备的销量也同步上涨,仅场馆内配套的体育用品商店,每月卖出的儿童专业运动装备有上百套。

在长安路一家商场里的体育用品店内,店主陈先生正忙着给顾客打包羽毛球拍和儿童轮滑鞋。店内货架上,各类儿童运动装备摆放得满满当当。“最近正值开学季,儿童运动装备卖得特别好。” 陈先生一边整理货架一边说,现在家长给孩子买运动装备,更看重质量、安全性,还会关注品牌和专业性。“比如孩子打羽毛球,家长会特意挑选缓震效果好的专业球鞋;孩子跳绳,也会选择能计数的专业跳绳,就是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运动体验。”

青年“玩”潮流:“运动+”模式引领消费新风尚

晚上8时,省体育场一家连锁健身房内灯火通明,刚下班的周先生换好运动装,快步走进动感单车教室,和其他学员一起跟着教练的指令蹬车。

“每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颈椎和腰椎都不舒服,下班后在健身房练一个小时,既能缓解身体疲劳,又能释放工作压力,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周先生说,他不仅办了健身房的年卡,还报了私教课,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专属训练计划。“虽然这是一笔固定开销,但看着自己的身材越来越好,精神状态也更饱满,觉得很值。”

除了健身房,城市绿道和健身步道也成了年轻人运动的热门打卡地。9月19日傍晚,在浐灞附近的城市绿道上,不时能看到年轻人骑着山地车、公路车飞驰而过,还有人沿着步道跑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28岁的程序员张浩就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每天下班后,他都会骑着车沿着绿道绕一圈。张浩说:“为了更好地享受骑行,我特意买了一辆专业的公路车,还配备了头盔、骑行服、运动相机等装备。身边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爱上了骑行,我们还组建了骑行群,周末经常一起去周边骑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认识新朋友,特别开心。”

如今,“运动+社交”“运动+潮流”的新型消费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无论是周末的户外露营骑行,还是下班后的健身房组团训练,年轻人都在通过运动拓展社交圈,同时也让体育消费变得更具时尚感和趣味性。

银发“享”健康:老年体育消费走向多元化

傍晚时分,天坛遗址公园门口的广场上热闹非凡。数十位老年人分成多支队伍,有的跟着欢快的音乐跳广场舞,有的则在领队的带领下练习太极拳。

65岁的李建国正和伙伴们一起打太极,他身着轻便的白色运动服,抬手、转身、下腰,在一呼一吸间调和身心。

“我们这支太极队有20多人,平均年龄68岁,每天都会来公园练太极,练完之后还会一起聊聊天、唠唠家常,日子过得特别充实。”李建国说,以前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无聊,自从加入太极队,不仅身体更硬朗了,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广场舞、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开始尝试更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曲江一家瑜伽馆内,记者看到有不少老年学员正在练习瑜伽。

62岁的赵阿姨告诉记者:“我练瑜伽已经三年了,瑜伽不仅缓解了颈椎不适,还让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身边很多老姐妹都和我一样,愿意为健康投资。”

老年保健类体育产品也随之迎来消费热潮。在一家大型连锁药店,店内专门开辟了老年体育保健专区,按摩仪、足浴盆等产品整齐陈列,不时有老年人驻足挑选。店员介绍,入秋后天气转凉,按摩椅、颈椎按摩仪的销量增长明显,购买人群中,既有自己来选购的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人买给父母当礼物。“这款智能手环特别受老年人欢迎,不仅能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还具备定位和一键呼救功能。很多老人买了之后,每天锻炼时都会戴着,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子女也更放心了。” 店员说,如今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只看重“性价比”,而是更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愿意为能提升生活质量的体育保健产品埋单。

消费升级背后:意识提升与供给优化双向发力

群众体育消费的持续升温,背后是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西安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安市通过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日、社区运动会、体育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体育消费需求也随之不断释放。

“从消费结构来看,群众体育消费正从单一的实物消费,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业内人士周先生分析,过去人们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实物产品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体育培训、场馆服务、赛事体验等服务类消费埋单,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高端化。同时,不同年龄段的消费需求也各有特色:少年儿童体育消费侧重培训和专业装备,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和休闲类体育服务,年轻人则偏爱时尚、潮流的运动项目和社交化的体育体验。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市场供给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一方面,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持续完善,除了传统的体育馆、健身房,室内滑雪馆、攀岩馆、卡丁车场等特色运动场所陆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运动选择;另一方面,体育培训市场更加细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项目的培训课程日益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也受到消费者欢迎,让人们在家就能享受专业的体育指导。此外,体育用品企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体育产业的持续升级,未来,将有更多人走进运动场,享受健康生活,体育消费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赵丽莉 见习记者 宋可青 张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