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7日
营商便利度持续提升 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我省加快打造“落地快、发展好”营商环境品牌
9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快打造‘落地快、发展好’营商环境品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介绍有关情况。

营商便利度持续提升 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武民介绍,今年6月底,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与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办公室合署办公,统筹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便利度持续提升。经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2024年陕西省营商便利度为90.84分,较2023年、2022年分别提升0.27分、3.20分,呈现逐年提升态势。

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今年1至8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3家,实际利用外资近40亿元。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企业166.72万户,同比增长4.28%。

竞争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837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49.8%,较上年末提升0.3个百分点。今年1至8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3.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累计精简申报材料近300项 压减办事环节400多个

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和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出台《陕西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试行)》,规范投诉举报线索办理流程,依托12345热线启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制定方案,围绕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目标,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构建营商环境一机制、一平台、一热线、一品牌“四个一”工作体系。加强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转办督办,常态化通报负面典型案例,2025年已累计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1起,警示教育效应持续彰显。发布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典型案例,复制推广75项典型做法。

全力推进“小切口”改革和示范区建设。印发《2025年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事项清单》,形成190项“小切口”改革创新任务,支持各市县改革突破、创新探索。同时,制定出台工作方案,规范开展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17个县区为今年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会同省级有关部门与西北5省区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签订协议,在政务服务、大件运输、纳税协作、执法检查共享、公共资源跨区交易等重点领域深化区域协同协作。

以行政效能为突破口,切实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印发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加力推进公共数据有效共享利用。截至目前,省级330个政务数据应用系统编目率达到100%、高频数据归集率达到93%。34件国家下达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累计精简申报材料近300项、压减办事环节400多个。上线省级政务数据平台,建成八个基础模块和国家数据直达专区,与11个市(区)和省级相关部门实现系统级联。上线并持续完善“秦政通”平台功能,提升掌上办公、办事便利化水平。

力争链主企业中民营企业不低于30%

杨武民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坚持服务导向、改革突破,积极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各市区结合实际,探索推进“一市一品”。深入开展进企业、进项目、进高校、解难题、优服务“三进一解一优”活动,持续助企纾困解难。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实施《陕西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试行)》,加快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接办机制,持续通报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同时,加强营商环境正面典型宣传总结推广,在全省形成促进互学互鉴的局面。

构建“链主企业+重点配套民企”生态,力争链主企业中民营企业不低于30%,重点配套企业中民营企业不低于60%,推动全省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从而完成民营经济占全省GDP一半的目标。

本报记者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