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嘉)“请保持摄像头清晰稳定,将箱内葡萄近距离展示,查看果实的整体色泽、新鲜度、成熟度和均匀度。”近日,在渭南市大荔爱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出口包装车间内,企业负责人手持移动终端,通过视频实时连线渭南海关关员,对一批重15.5吨即将发往印度尼西亚的鲜葡萄开展远程查检。这是陕西省首例采用“远程属地查检”平台完成查检的出口水果,标志着渭南海关在智慧监管与服务农食产品出口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作为西北优越的农业生态区,渭南是陕西名副其实的“果盘子”,所产水果远销东南亚、中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往,出口水果需实施现场检验检疫,耗时较长,对企业出货速度有一定影响,尤其在采收旺季,企业常常面临排期紧张、物流时效要求高等现实压力。
“远程属地查检”是海关总署推出的属地查检新型作业模式,也是智慧海关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依托信息化系统及通讯技术,实现海关关员“在线查”、企业人员“配合拍”、系统后台“智能审”。在这一模式下,企业无需等待海关人员到场,只需通过手机接入系统,即可完成查检流程,外贸企业能够轻松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检、随报随检,有效压缩货物查检周期,提高海关监管服务效能,更好满足企业快速通关需求。
为推动该项便利化措施落地见效,渭南海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最大程度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渭南海关将持续扩大‘远程属地查检’模式的试点企业范围,加快智慧海关建设成果落地转化,为渭南更多特色农食产品香飘海外铺就一条全新的‘数字化快车道’。”渭南海关关长李亚荣表示。